第(1/3)页 “这是个好东西啊!” 朱元璋听完了这人的描述,对这个叫做水泥的东西,惊叹不已。 只要真的能治水,保证河堤不会坍塌,就算成本再高,朱元璋也希望可以大量地制造,何况大量地造,还不算很贵。 怪不得今年的雨季都过了,但还没听说过别的地方有水患。 原来大孙的治水,现在治得如此到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想到朱允熥的能力,老朱的心里便是乐开花的。 那个人又道:“水泥好得不行,如果我们应天府都铺设了这样的路面,再也不用担心,下大雨泥泞难走。” 朱元璋惊叹道:“好,太好了!” 另外一个百姓问道:“老人家,你今天读不读报纸?” 今天梁秀才和曾秀才,都没有到来,朱元璋觉得自己的主场,又回来了,道:“当然读报纸,吉祥去买一份报纸回来。” 他出来得有些匆忙,还没来得及买报纸。 吉祥匆匆忙忙地跑出去,过来没一会,报纸就回来了。 有人问道:“能不能先读方先生的文章?我们觉得,这位方先生一定是为了我们普通百姓,而写文章的。” 普通人都是追捧方孝孺。 毕竟方孝孺的指导思想,就是大家平等。 他们普通人再也不用,为那些权贵、地主交税。 地主的税,也不会平分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头上,在他们的眼里,方先生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朱元璋打开报纸看了一会,今天的方孝孺恢复更新文章,道:“那就从方先生开始。” 完了他的心里在感叹,方孝孺对普通人的影响,是真的很大,因为普通人的追求,正是方孝孺文章里所写的内容。 他们很渴望,大明能够变成如此。 这样的想法,很朴实。 但要做到,并不容易。 朱元璋快速想了一会,开始给他们读方孝孺的文章,以及讲解一遍。 等到结束了,又有人让他读一读,有没有投稿的? 他们昨天都知道了,投稿的事情,主要是两个秀才在这里闹一闹,现在想不知道也难了。 朱元璋继续满足他们的想法,找到投稿的文章,同样读下去。 等到他读完了,那个曾秀才这才到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