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保定失守、德州沦陷。 混乱的军民部队达近百万。 时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无奈汇报常凯申:官不知兵,兵不见官,一退数百里,将民众骡马拉抢一空! 第六战区的撤销,整个华北战场局势急转直下。 全国军民陷入一片绝望之际。 好消息传来。 茹越口大捷! 晋绥军358团在上校团长楚云飞的率领之下,连同203旅旅长梁鉴堂,毙敌三千余,数次击溃日寇进攻。 举国振奋! 要知道,自全面抗战打响以来。 除了南口血战表现的可圈可点之外,所有的军队几乎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 时红党ZY机关刊物《解放》曾发表短评:不管南口阵地事实上的失却,然而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我们并不否认南口的失守,对于整个抗战占据在增加了一个困难,也不否认察绥咽喉的放弃是增加了黄河下游各省的危险。” “然而,南口抗战的英勇,全国民众对南口抗战的后援与拥护的热烈气象,给了我们证明,不管多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中华民族绝不会灭亡!” PS:引自《解放周刊》第十五期,1937年9月 如此评价是因为汤恩伯的南口血战打的很好吗? 并非如此。 刘汝明这个废物,阻拦汤恩伯前往南口布防。 无视常凯申军令,耽误了足足一周的时间。 直至担任军法执行部的副总监鹿钟麟出山,这狗日的才肯放行。 不以主力进行抵抗,致使麾下部队损失惨重。 间接导致南口失守,其需担负主要责任。 但是其麾下的保安第二旅可没有一个孬种。 旅长马玉田战死后,将士边撤边战,营长舒效孔战死。 以一战血战,展示了中国人的英勇无畏和不屈服! 山西战场同样是日寇的主攻方向。 但是民国的最高统帅部的将领们,一度忽视了这个方向。 晋北苦战比起淞沪会战获得关注度明显更低。 毕竟山西地区没有租界 茹越口大捷。 常凯申大喜,不顾阎老西的阻拦。 隶属于二战区的汤恩伯军团麾下的精锐第十三军调往淞沪方向。 阎老西无奈感慨:“急其所缓缓其急,何异于剜肉补烂疮?” 常凯申做出此决定的逻辑很简单。 山西,阎老西的地盘。 他不来守,谁来守? 随后而来的便是茹越口、繁峙失守。 平型关、雁门关沦陷,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兵锋直指太原。 常凯申开始着急了。 他不是傻子。 一旦太原沦陷,日寇便可继续挥兵南下,经汉中,入四川。 整个抗战的后方都没了,这仗还怎么打? 也就是那个时候。 阎老西抛开了芥蒂,主动请求了常凯申支援。 精锐的第十四集团军入晋驰援,局势才堪堪缓解。 随着原平围歼战的结束。 国际上的目光开始聚焦在了山西地区。 很多人开始知道了楚云飞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 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一个不仅仅能够率部鏖战,展示中国人血勇的将星。 而是一个能够打胜仗的“常胜将军”! 一团之兵力,硬撼日军一个旅团主力并一个野战步兵联队的强攻。 一团之兵力,硬生生的斩断第五师团和独立混成十五旅团之间的联系。 为刘师歼灭独立混成十五旅团先头一部创造有力战机,并击毙日寇独立混成旅团少将旅团长筱原诚一郎。 随着孙铭的一声:“团座到!” 一众记者们为表示尊敬急忙起身。 “楚将军~!” “楚团长!” “楚团长,又见面了!” 楚云飞迈步走进了会客室之中,和众人打着招呼。 “曼丽小姐,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楚团长,这位是此次随我前来采访您的助理,她叫宋文英,对于楚团长她一直十分钦佩和崇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