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粮食方面,按照的开荒计划,我们已经大致确定了方向和范围,仅仅是长治周边地区,预计增加可耕地面积约五千亩。” “另外,工业方面,长治地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厂生产没有受到战火的影响..但也有不少的工厂主反映..他们的销路断掉了,可能需要更高层面的协调工作。” 方立功说的很委婉。 根据最近几天收集到的最新消息和情报来看。 日军目前已经开始了对整个晋东南地区的封锁。 主要是沿着铁路线、以及路口、隘口、关键制高点构筑防御工事,设置检查点。 对于一些关键的物资,采取完全禁运的态度。 例如粮食、药品,布匹、白糖、食盐,乃至成品的布鞋,工业原料等等。 小鬼子的反应速度比很多人预料之中的还要快。 不仅如此,这些日军还在当地征调起了民夫。 在正太铁路沿线的关键地区修葺碉堡、炮楼、建设兵站据点。 晋东南地区的内部问题尚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小鬼子的重压再度笼罩在了晋东南地区的头上。 这种压力是方方面面。 影响到每一个人的。 首先是工厂主,接下来会传导到在其中工作的工人。 好在这一时期市场相对闭塞,仅仅只是供应当地,便可以保障工厂、企业不会破产。 农业方面的问题需要逐步去解决,相应的专家,还需要聘请。 工业方面,维持住当前的规模和形式,缓慢恢复生产,便足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后备兵员方面的工作也在逐步的推进当中,按照当前的进度来看。 最多半年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在晋东南地区完成初步的动员体制建设。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于炸药厂的建设,目前阎长官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方立功叹了口气:“修械所、炸药厂、以及晋东南兵工厂的计划,我们已经提交了上去。” “目前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已经批准了修械所的建设工作。” “第一期将会派遣三名工程师、外加十二名技术工人,五十名普通工人,在特务营的协助下运输相应的设备来到.预期将会满足晋造捷克式、晋造六五步枪的维修维护。” “但炸药厂、以及所谓的晋东南兵工厂设立计划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明确拒绝了我们,并且表示没有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 楚云飞眉头微皱:“兵工厂的事情可以退一步,但炸药厂的事情还需要再争去争取,如果阎长官那边路子走不通了的话,给委员长发报,看看能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是。” 方立功点了点头。 日军的威胁一天天的增加。 炸药厂的设置至关重要,哪怕只是黑火药、哪怕只是“边区造”这种土制手榴弹。 对于二线部队、对于民兵队而言。 那也是进行游击战的有力武器。 有句话,楚云飞非常认可。 能拔脓那就是好膏药,管他三七二十一。 此前因为战损损毁的晋造六五步枪差不多还有七八百支。 晋造捷克式也有十几挺。 若是都能够修好,完全可以加强当前部队的火力。 现在手上还有一百多挺的重机枪尚未完成分配。 主要还是197团的整编工作还在艰难的进行之中。 拆部队。 说起来轻松,但实际上办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李魁山麾下的干部去196团、新编步兵团,职务是直接提半级。 愿意去新兵补充团的的话,职务更是直接提一级。 这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197团的很多干部心中都有顾虑,这么些天李魁山也在继续做着工作。 楚云飞现在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进行到哪一步了。 刚好手上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当即带着孙铭以及一个班的卫士前往197团驻地了解一下目前的情况。 两个小时后,上村乡,197团驻地。 楚云飞迈步走进了李魁山的团部之中。 “楚长官,你来了。” “魁山兄,我过来看看整编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李魁山苦笑了一下:“目前工作进行的还算顺利,但总体接受程度不高,只有十来个军官愿意调往其他部队任职平调过来的晋军军官们也和下面的战士们闹出了一些矛盾。” “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解决的?” 听到楚云飞这么一说,李魁山连忙表示:“不用,请楚长官放心,这种事情我一定能处理好,再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 “目前我团已经整编为五个步兵营,下辖一个迫击炮支援连(炮三连),一个工兵连。” “目前士兵的整编工作进行的还算顺利..” “装备方面还缺乏一些,尤其是行军装备、雨衣、挎包,工兵连的驮马、挽马数量还有一些缺。” 楚云飞点了点头:“武器方面呢?” “武器方面目前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换装,步兵一营、二营、三营,已经全部更换为六点五毫米口径枪械 我们之前的武器装备已经全部上交至后勤处,刘处长那边已经完成了接收。” 李魁山的工作能力和带兵能力也算是优秀。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相应的军官调整。 至于拆部队这方面,李魁山自己心里面肯定也有些不愿意,不然的话,也不会进行的十分缓慢。 楚云飞当即出声道:“这次来,是准备给你们调配四十挺三八式重机枪,增强你们的重武器火力,在各个步兵营下面再新设一个重枪连、将轻机枪、重机枪集中起来保养、维护..” 李魁山点了点头:“多谢楚长官。” “我们目前采用的是轻机枪下放至步兵排训练时候,机枪手集中训练。” “不能这么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