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麻烦了一些,但终究是殊途同归。 阎老西已经和常凯申谈拢了。 五战区那边本身就缺兵少将。 阎老西想要让川军离开。 对于常凯申而言,简直就是双喜临门的好事! 一方面能够增强津蒲会战的兵力,这些战斗力强悍的川军,曾遭受到楚云飞、汤恩伯、卫立煌、黄邵竤,以及阎老西的称赞。 虽然兵员素质一般,但其抗战意识和战斗意志,非常强。 连续作战下来,部队的战斗力也在飞快的提高。 俨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战术素养,加上其悍不畏死能吃苦的性格。 常凯申十分期待川军所部能够在津蒲会战之中有着突出表现。 另一方面。 调离川军部队,实质上在间接性的削弱二战区的军力。 日军方面一旦得到消息,必然会再度窥探晋南、晋东南等地区。 使得二战区接下来能够更好的为一战区、五战区分担防守压力。 指望晋绥军反攻。 常凯申认为这不太现实。 阎老西顺带提出希望能够扩编两个步兵旅,用于加强太岳山区的防御。 弥补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离开之后的兵力空虚。 常凯申当即表示,可以新增加两个乙种步兵师的编制。 但有一个要求。 让楚云飞来陆军大学进修。 阎老西自然不会同意。 他本来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将楚云飞所部扩编。 这两个步兵旅的编制也不是白要的。 三个旅并一起,那就是甲种步兵师。 楚云飞再被他提拔当师长的话..一切多么顺利? 常凯申自然知道阎老西打的是什么算盘,对于这些说法也仅仅只是表示酌情考虑。 扯皮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麾下各部队的晋升和嘉奖,也不适合继续拖下去。 毕竟八路军部队都被发了三四封的嘉奖令,六十万元的军费、五十万元的抚恤金,已经一百万发七九枪弹都提供了。 给阎老西的好处。 以及楚云飞所部的擢升、嘉奖自然不可能少! 常凯申知道阎老西的小算盘。 阎老西也知道常凯申的态度是什么。 双方两人分歧的重点,便是楚云飞。 这种嘴仗和扯皮的事情,自然不会闹到楚云飞这里。 此时的他已经率部踏上了返回长治的路上。 山城。 委员长官邸。 此时的常凯申办公桌上放着几份报告、报纸以及相关需要批阅的文件。 钱大均没有犹豫。 将竺培基的汇报情况如实告知了常凯申。 “委座,培基他在询问楚云飞愿不愿意来陆军大学之时,楚云飞以军务繁忙脱不开身为由拒绝了。” “哦?”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常凯申抬头看向了他。 见钱大均欲言又止。 常凯申面无表情,重新看回了手上的报纸,接着道:“该说就说出来。” “是,委座,楚云飞认为您是要让他来陆军大学任教..培基他.” 常凯申沉默了片刻,“这个臭小子,我知道了。” 钱大均站在一旁等待指示。 常凯申只是安静的阅读完手上的一份报纸。 随后出声点评道:“他的这份长治周报办的还算不错,就是关于红党的描述多了一些,我知道晋东南之战他们是有功劳的,但随便提两句就可以了,没必要重点宣传他们的指挥员。” 方立功明白楚云飞的心意,也知道这份报纸上面应该写什么。 在他的致意之下。 宋文英、何曼丽两人起草的这份报纸头条。 重点突出的是常凯申领导,阎老西统筹。 用词更是肉麻无比。 在委员长常凯申的领导,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的统筹安排之下。 接下来的笔墨才是描述参与本次围歼战的晋绥军楚云飞所部、八路军129师、以及八路军115师。 至于这仗报纸上面的照片,更是此前阳泉大捷授勋仪式上的合影。 阎老西、常凯申两人面露微笑、握手的照片! 对于八路军本次作战的英勇表现。 用了不少笔墨宣传。 八路军装备差,但不怕死,与日军展开血战,歼灭多少日寇云云,自身也付出较大的伤亡。 向他们致敬。 至于晋绥军本身的笔墨提及很少,只是说他们歼灭了多少的部队,自身伤亡情况如何。 与此同时,在晋绥军之后,顺带提及了参与本次作战的中央军、川军、陕军、滇军各部队。 各主要指挥官,以及部队番号,作战位置和歼灭敌军数量。 一直到最后才提起了本次的作战。 也是由东路军总指挥负责指挥的本次战斗。 也只是寥寥两三句,不是重点。 这份报纸,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解读,实际上都找不出任何的问题。 常凯申看了会高兴。 因为看到报纸的人会知道这仗是他常凯申领导打的。 对于他本人在山西老百姓中的威望自然会增加不少。 阎老西看了会满意。 因为看到报纸的山西老百姓知道他这个父母官统筹安排打了一场大胜仗。 在太原沦陷之后,算是给了三晋父老乡亲们一个交代。 好日子在后头呢! 八路军看了会高兴。 这是对国内当前舆论游而不击,不上一线最好的回应! 八路军,也是真心实意打鬼子的队伍,是穷人的队伍。 装备差,但我们不怕牺牲,我们一样可以抗击日寇,消灭侵略者,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 卫立煌、邓晋康、曾万钟、赵寿山等人看到也会高兴。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围歼战之中,但他们的贡献也被提起,并且不吝啬赞美之词。 川军、滇军、陕军、中央军、八路军,晋绥军。 本质上大家都是国民革命军,都是抗击日寇侵略的“国军”。 老百姓们自然希望看到所有的军队,都去打小东洋,打小鬼子。 尤其是这份常凯申与阎老西共同出席授勋仪式的照片。 更是向所有人阐明了一个态度。 那就是阎老西愿意接受常凯申的领导,常凯申也愿意相信阎老西。 “我记得是文英那丫头搞的?” 钱大均点了点头:“是,长治报社在楚云飞、方立功等人的支持下,现在发展较为迅速,乃至整个上党地区基本上会在发刊当天或者次日见到这份报纸。” “目前,楚云飞在取得阎长官同意之后,在当地进行了减租减息政策,红党方面的革改地土也没有在晋察冀地区那么激烈..地方权力结构目前正在平稳过渡。” “看看这份报纸吧。” 常凯申将报纸递了过去,钱大均认认真真阅读每一个字眼。 “看出名堂了吗?” 钱大均有些迟疑:“委座,云飞他想来心机应该不至于深沉至此。” “是啊,一个年轻人,确实不应该如此机敏(心眼子多。)” “按照他这么宣传老百姓们虽然认可八路军,但八路军很难再晋东南地区征募到什么兵员了” 钱大均总结了一下:“而且楚云飞他,似乎想要借八路军的手完成彻底的洗牌..如果能够完成的话,整个晋东南地区民心稳固,军心可定。” “云飞是有大智慧的..” 常凯申一边在面前的公文上面书写了一个准字,一边继续补充道:“他看的比一些人都要远,他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但是他却看不出红党的狼子野心,他还不知道这群人的可怕,这很危险!” “委座..要不我亲自去一趟?” 钱大均知道常凯申对楚云飞的看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