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概率两人在某些事情上面已经达成了共识。 在这种情况下。 楚云飞自然要抓住机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坚决服从阎长官,委员长的命令。” 两人正说话间。 会议室的房门忽然之间被敲响。 “请进。” 李宗仁迈步走了进来,楚云飞和竺培基两人起身立正。 “李长官” “嗯。” 李宗仁迈步走到了一旁的椅子坐下,接着解释道:“委座指示,关于转隶作战之事,交由我来和楚副总参谋长沟通。” “是!” 竺培基也不墨迹,直接转身便离开了会议室。 楚云飞此时也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好家伙,先是常凯申的贴身副官,副侍卫长。 现在更是五战区司令长官,桂系领头羊. “李长官” “云飞,不用紧张,也不用担心和顾虑。” 李宗仁十分和蔼,接着道:“这件事情,已经得到二战区司令长官百川兄的应允,等会你应该就能够收到消息了。” 楚云飞神色徒然一紧。 一股危机感瞬间笼罩在了心头。 兔死狗烹? 这是不可能的啊。 小鬼子的军力、国力阎老西不可能不清楚。 常凯申想让自己去陆大教学阎老西都不愿意(楚云飞视角),更别说带着晋军出晋抗战了。 楚云飞第一时间便排出了这个选项。 该不会是常凯申给的太多,加上自己和红党走的太近。 阎老西索性为了抗战大局考虑,“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楚云飞极为倾向于这个可能性.. 他认为除此之外。 阎老西绝不可能轻易放他的358旅出晋。 “云飞,委员长对你很是看重,而且你的战略指挥能力很不错,我本来想着调你来五战区担任参谋长一职..但百川兄没有同意。” 李宗仁一脸微笑,说着这件小事:“之所以托委员长把你调来五战区作战,也是因为津蒲危急。” “日军集结了大量的兵力正欲南下攻取徐州,徐州失守,必然会对抗战大局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军事委员会研究决定,拟全力固守徐州,挫败日寇打通津蒲铁路线的企图,为持续抗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楚云飞微微颔首点头,表示自己在听。 “从目前的战略态势来看的话日军拟动用.” 李宗仁介绍着情况。 当说及具体的战略部署之时。 楚云飞时不时的出声回应。 让李宗仁的脸上笑容更胜。 对话的两人都是活地图。 即便两人面前没有放上一副五战区的战略部署态势图。 但两人之间的交流依旧没有什么障碍。 楚云飞的战略指挥水平虽然不算高,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但什么城市、什么战略重地在什么位置。 该如何部署,自然心中还是有数的。 李宗仁目光之中的欣赏之意几乎都快要藏不住。 “云飞,若是让你做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的话徐州之战,你认为应当如何进行?” 纸上谈兵。 楚云飞十分擅长这一点。 反攻济宁、临沂大捷、东北军浴血淮河两岸,藤县保卫战,台儿庄战役,乃至后期的徐州大战之中的禹王山抗日阻击战。 这些耳熟能祥的战斗,楚云飞全部都记得。 但很明显,李宗仁想看的,了解的,是楚云飞的战略思维能力。 而非局限于具体的某一地的战斗。 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楚云飞精通此道。 他知道面前的这位五战区司令长官的主张。 略微思索片刻之后。 楚云飞说道:“徐州此地,在丢了山东中部之后,实质上已经变成了易攻难守之地。” “李长官,请恕我直言,仅从军事角度考虑的话,徐州是不可能守得住的,而我们又不能够放弃这处战略要地。” 李宗仁微微颔首,示意楚云飞继续说下去。 “我如果是五战区司令长官的话,徐州还是要守一下,这场津蒲会战,其本质应当是为武汉会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我们从沿海地区疏散的工厂、人口。 乃至通过粤汉铁路北上运输的外国援助及相关物资,现在都堆积在了武汉城中。 我们的运输效率,据我了解,不能一般,甚至可以用极差来形容。 如果按照原本的转移速度,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李长官,留给我们中国人的时间不多了。” 李宗仁目光出神点了点头。 楚云飞随后接着说道:“这帮小鬼子们之所以到目前为止,尚未进攻武汉,便是因为徐州地区的国军主力部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历过大战。 五战区的各部队战斗力保存的较为完整。 日军方面必然担心一旦他们从金陵西进。 进攻武汉,会第一时间遭到五战区的各部队侧击。 稍有不慎,甚至有被截断退路,分割包围的风险。 所以。 他们势必会先进行津蒲路之战,扫清侧面威胁,而后再进攻我国腹地武汉。” “嗯,军事委员会方面也有这样的判断。” “只是目前日军的华中派遣军尚未有具体的战略部署调整..” 李宗仁惊讶于楚云飞的表现和判断。 在这次交流之前。 他觉得,即便楚云飞说不出个所以然。 那也是正常的。 毕竟楚云飞说到底只是个中级军官,在抗战爆发前只是个小小的团长。 此前也没有担任过高级参谋的经历。 目光局限于山西的一亩三分地。 那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但是能够从全局的战略角度出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