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他不懂得如何变出钱来,竭泽而渔便是对宋子文这个学院派所作所为的客观评价。 他的继任者其实也是一样。 孔祥熙上任之后,一味的迎合,虽然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总体而言就是在釜底抽薪。 可常凯申还能用谁呢? 有水平的就那么几个,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国民政府除了这俩之外,甚至都找不出比他们强的。 真他妈操蛋。 常凯申看到孔祥熙放在他面前的报告,上面涵盖了中国军队的武器、弹药、飞机、油料等主要作战物资都需要进口。 国内这些承办官僚什么德行,常凯申心中是一清二楚。 国民政府的军火采购,一直都是黑幕重重。 德国的军火贸易就不说了,那玩意贵也是正常的,毕竟不是外汇结款。 可现如今都这个状况了。 孔祥熙带人采购回来的武器价格依旧如此的高昂。 这让常凯申不由得想起了此前楚云飞的电报。 高射炮呢? 想到了这里,常凯申当即派人将长官财政大权的孔庸之请了过来。 想要听他详细叙述一下,这财政亏损的数字为何会如此之大。 孔祥熙似乎是有心理准备。 来的时候带了一整个文件包的文件。 上面满是各项支出。 国民政府素来有优待教师的传统。 在财政崩溃之际,给内迁的高校发放了一笔笔的专款。 高校师生生活救济、教育津贴,教育无息贷款,以及减免学杂费等费用。 做这一切,也是因为即便是国民政府也意识到保存中华民族的教育和文化,实际上与坚守这片国土一样重要。 他们希望这个国家优秀的学者们以及年轻的学生在战争环境下把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顽强的进行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庞大数量的难民需要救济,以及我们需要供养三百万的官兵,一千一百万的壮丁,现役、非现役,抚恤金,一天都是一笔惊人的开销。” 难民救济署的工作人员都凑不齐国民政府又如何发放抚恤金呢? 看着这一个个的数据摆在自己的面前。 常凯申长叹了一声:“目前各国舆论普遍认为,即便我们有最好的士兵,最好的指挥官,我们的财政也很难支撑过半年。” “国家财政目前已经濒临崩溃,可如果不维持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我们就连和日本人对峙都无法做到,现如今,庸之,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孔庸之沉默着说道:“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手段,蒋公,当设公库,尽可能寻求全国民众的支持。” 常凯申冷哼一声,将手中的一份大公报直接拍到了桌子上:“那你看看这份报纸好了!” 孔庸之一脸惊骇。 自从担任财政部长之后,常凯申已经好几年都没有给过他这个态度了。 要知道他孔庸之可是对常凯申几乎言听计从的。 从常凯申的角度来看的话,除了捞钱捞的有点太过分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问题。 法币改革、清偿外债、对内整理公债,以及这一次的设立公库。 关税、盐税、统税满足常凯申的军费需求。 以发行公债和其他杂税填补其他预算和窟窿。 其实按照中日两国战争的打法。 国民政府的财政按道理来说的话,在38年就要崩溃掉了。 但愣是在孔祥熙的操作之下,撑到了38年底才濒临崩溃。 能力他不缺。 孔庸之在35年的时候还联手了美国人狠狠的坑了日本人五千多万的银元。 银元在日本国内又无法流通,只能够作为贵金属,银元的主要成分自然不用多说。 法币改革完成之后,银元对于日本人而言全部都砸到了手里面。 可是眼下到了这种程度,他常凯申都自危的情况之下。 孔祥熙还想要对底层民众动手,那可就真的太过了。 马寅初在大公报上面将矛头直指这一位孔大财长,并且将其军购贪腐之事抖了个干净。 配合舆论作战的,还有来自政学系的蓝党官员们。 时间抓的非常巧妙,这里面很难说有没有CC系的助攻。 要知道,关于舆论方面的掌控。 常凯申的控制力,还不如CC系。 一时间,孔庸之这个老狐狸都有一些惊讶。 他竟然没有收到丝毫的风声,便直接向他这个财神爷发难。 一丁点的反应机会都没有,甚至都没有剪除他的羽翼 这是在干什么? 常凯申此时却是怒火冲天:“看到了吗?中行今年法币结余数量是多少?” “蒋公息怒,目前尚在结算之中” “难不成你真打算只剩下一块国币吗?”常凯申抓起了被孔庸之放回桌面上的报纸,狠狠的拍在了桌面上。 “军费筹措,决计不能够再加在民众头上,需要另想办法。” 不给孔祥熙拒绝的机会,常凯申皱着眉头坐到了一旁的沙发上:“我累了,你回去好好想想吧,愿你耗子尾汁!” 孔祥熙无奈,只能告退。 最近到底得罪谁了? 刚从贵州回来,就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这种感觉让孔祥熙都宛如芒刺在背一般。 能量大到让常凯申都会转变对他的态度 想来想去,最近半年唯一一次不干人事还是吞了楚云飞的孝敬。 没道理啊,楚云飞也是山西人。 自己也算是帮了他不少只不过是四百万美金而已。 这次对他出手的主要是政学系那帮老东西。 自杨永泰死后,基本上都不成气候。 想到这里,孔祥熙回过味来 难怪这么多人在背后推动这件事,多半是楚云飞的手笔。 四百万美金就这么记仇? 找到点机会就给自己这个准大姑父上眼药。 可一想到常凯申对他的态度,孔祥熙不由得在心中叹了口气。 现如今中日两军在正面战场的对峙态势已经基本形成。 常凯申反攻的口号都已经叫了出来。 二战区也是他所期望最大的战区。 阎老西、卫立煌、甚至包括红党方面,都主张进行战略反攻的情况下。 他孔祥熙挡在前面。 只会被这群集团背后强大的力量撕个粉碎。 黄埔系、CC系、就连军头阎老西都支持此次的战略反攻。 孔祥熙走出官邸的时候,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与其添堵,倒不如主动示弱,为主张抗日的集团让路。 当天晚上,一封密电,自财政部发往了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双方就战略反攻所需的物资进行了新一轮的商讨。 孔祥熙给的军购额度也十分的有意思,一千两百万国币,不多不少,刚刚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