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与苏联的边贸、与美国人的援助协议签订。 本身就是楚云飞所部、以及其背后存在逻辑的体现。 这也是常瑞元力排众议将绝大多数外援输入二战区的根本原因。 “一旦让委员长察觉到这支部队超出了自己的掌控,并且与其麾下同样处于核心地位的作战部队产生冲突,一定会影响他对于飞虎的判断。” 方立功摸了摸下巴,此时的他也是紧皱眉头:“这很有可能会导致武器装备输入二战区后产生极大的困难,我军战斗力的恢复时间将会从原本的半年拉长到两年,甚至三年,这对于抗敌保晋而言,也是难以接受的代价。” 所有人都清楚。 包括楚云飞自己。 他不可能因为和常瑞元之间的冲突,而去选择和日本人媾和。 国仇家恨。 他不是一个政客,他是一名军人,一名堂堂正正的军人。 甚至连保持对峙态势这种事情,楚云飞都难以接受。 “在委员长等人看来,现阶段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我军的后勤体系进一步向阎长官,以及其背后的西北制造总局靠拢,委员长此举会不会和美国人的投资有一定的关系呢?” 楚云飞的说法给方立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他在政治方面的考量往往趋向于他的记忆,而非时局的判断。 是出于对常瑞元的了解而做出的判断。 可人是会变的。 现如今的常瑞元可是自信了不少,甚至腰杆子也硬了其来。 而且出于楚云飞的一贯表现,常瑞元等人大概率也做出了相应的评估。 换言之,他们想要以家国大义,民族情怀拿捏楚云飞。 达到统一山西的目的。 方立功同样看出了这一点。 不过,他打心眼里面觉得常瑞元这样的做法,极有可能会激怒楚云飞。 他了解楚云飞,直到楚云飞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 至于会不会选择倒向阎老西和山城方面对抗呢? 方立功细细思索下来,认为这种可能性实际上并不大。 常瑞元等人也势必做出了相应的评估和判断。 统帅部的一众高层们也大概会认为这种事情是小概率的事情。 否则也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将林蔚派过来商谈。 而最坏的结果。 常瑞元是否能够接受呢? 方立功思索片刻之后叹了口气。 他想起了楚云飞装病躲他这里寻清静。 到底是真的过来躲清静,还是另有打算呢? 以方立功对楚云飞的了解。 他认为楚云飞不太可能仅仅只是不想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甚至在他看来,这种事情还是楚云飞一手促成的。 而面对山西统一这样的诱惑。 以委员长的做事方式,很有可能他真的敢赌一手! 那么什么样的代价。 山城方面无法接受呢? 应当只有一个! 那就是楚云飞带着八十八倒向红党。 想到这里的时候。 方立功忽然之间反应了过来。 阎长官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37年末的时候就开始选择和红党方面加深联系,提高双方合作等级。 多半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考虑。 阎老西看着方立功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像是个新兵蛋子走上战场时的慌乱。 而楚云飞也沉默着的坐在床旁。 只是没有像方立功表现的那么“慌乱”。 两人哪里还有指挥作战时候那睥睨天下、骄傲无比的姿态? 阎老西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云飞,立功,你们无需过于忧虑,这件事情我此前已经做好了准备,蒋公那边也是担心伤了和气滴。” 晋西和山城方面的矛盾积压了许久。 此前双方还算和睦的基础是因为日军势大。 而现如今。 双方进行的是更深层次的心理博弈。 实际上谁也承担不起撕破脸皮的代价。 也就是说需要尽可能的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一个让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阎长官似乎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而激化双方矛盾的,不是别人。 正是在他这里躲清静的楚云飞。 想到这里。 方立功此时也算是彻底的回过神来。 原来这一切,早就在楚长官的计划之中了。 难怪他一点都不着急,既然如此的话。 那他还操什么心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方立功深感自己轻松了不少。 楚云飞将方立功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见时机成熟,索性迈步起身表态:“阎长官,关于这件事情。” “职认为还是等和华北方面军接触之后再议吧,我们首先要看一看日本人开出的条件,和他们愿不愿意放下武器投降,而后才能在和林处长的谈判之中获得较好的条件。”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楚云飞并不反感统一,相反他对于常瑞元肃清地方势力反而秉持支持态度。 这些地方军阀,在楚云飞的眼里面。 实际上都是相对常瑞元都要落后许多。 阎老西此时却关心起了两人的身体:“云飞、立功,你们两个人的身体?” 楚云飞笑了笑,开门见山的说到:“身子自然是并无大碍的,只是前段时间过于劳累、所以有些疲劳而已。”、 阎老西闻言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既然身子无碍,参与谈判工作自无不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