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仰光。 远征军总部。 小型会议室内,安南军总司令杜聿明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有些阴郁。 这种气氛与窗外的明媚格格不入。 这位刚上任不久的杜聿明正眉头紧锁,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苦茶”。 他的对面,坐着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黄百韬。 “焕然兄。” 杜聿明终于放下了茶杯,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烦躁:“你说,这算怎么回事?” “我们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把日本人在东南亚的主力都给端了。” “到头来,我们的头上还压着一个美国人!” 杜聿明说的自然就是史迪威。 两人不和基本上已经是公开的状态。 虽然在新的编制下。 杜聿明成为了统帅三大集团军的安南军总指挥,看似位高权重。 可史迪威。 依然挂着“盟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远东战区参谋长”的头衔。 从指挥层级上来说。 杜聿明,依然要听命于他。 “我不是容不下他史迪威。” 杜聿明有些激动地说道:“但这仗打到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靠的是我们中国军人自己!他史迪威在指挥上,出过什么力?添过的乱倒还不少!” “现在倒好,胜利了。” “他这个‘总司令’倒坐得稳稳当当。” 他看着黄百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焕然,你是楚长官一手提拔起来的,你的话,在山城方面,现在也很有份量。” “我想,我们应该联名,向委员长上书,要求调整史迪威的职务。” “至少,不能让他再插手我们远征军内部的指挥事宜!” 杜聿明的意思很明确。 他想联合黄百韬,一起向山城方面施压。 不说把史迪威调走,最起码也要把史迪威这个“太上皇”给架空。 杜聿明本以为,黄百韬会念及同是中国军人的情分,与他同仇敌忾。 却没想到,黄百韬在听完他的话后,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 “杜长官。” 黄百韬的语气,不卑不亢:“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恕我直言,这件事恐怕我无法和你一起向山城施压。” 杜聿明有些错愕:“为什么?” 黄百韬缓缓地说道:“原因有三。” “其一,史迪威将军虽然在战略指挥上,确实和山城方面经常冲突。 但不可否认,他在局部会战之中的战术指挥能力表现亮眼。 再加上他是维系我们与美国盟友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一条纽带。 只要他还在这个位置上,美国人对我们的军事援助,就不会中断。 这对我们接下来的作战,至关重要。” “其二。” 黄百韬顿了顿:“平心而论,自云飞总顾问亲临前线之后,史迪威将军已经很少再对具体的作战计划进行干涉。 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提供一些大方向上的战略指导意见。 这对我们而言,并非坏事。 我们既能得到美援的实际好处,又不必受其过多掣肘,何乐而不为呢? 用楚长官的话来说,史迪威将军只不过是想要做个大兵团统帅而已,至于我们内部究竟如何,他不会干预,也不愿意干预。 换言之,史迪威所求的,只是一个位置,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指挥权。 这次彬满纳会战的胜利,也让史迪威在他们国内成为了力挽狂澜的英雄指挥官。 这种虚名恰好击中了史迪威那敏感的自尊心。” 杜聿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史迪威说话直率,尖酸且刻薄。 有个外号叫醋乔,他却引以为傲。 性格方面有很大的问题。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黄百韬看着杜聿明,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光亭兄,您有没有想过,委员长为什么会同意,让史迪威继续留任这个‘总司令’?” 杜聿明皱起了眉头,没有说话。 黄百韬继续说道:“因为,恕我直言,杜长官,委员长也需要史迪威。” “他需要一个‘外人’,来平衡我们远征军的内部势力。尤其是平衡楚长官的巨大影响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