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各地联名的奏折一出,第二日朝会便有人进言。 翰林掌院林清松率先道:“皇上,万民书阁要收天下之书册,光是采购市面上现存的书自然不够,将来必然还要征集民间藏书。” “如今各地名士主动捐书,微臣认为,朝廷应当予以嘉奖,促使更多人来捐书。” 礼部尚书曲怀清接着道:“林大人所言极是,微臣附议。” 其他朝臣也都赞同此话。 既然要建万民书阁,那藏书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楚明帝颔首道:“那便拟旨嘉奖吧。” 听到朝臣们的话,楚思卿心里忽然有了个想法。 【现在既然有这么多人捐书,朝廷到时候还要征书,干脆就修一部集成天下之书的大典多好?】 【这大典按照类别编好,往后世人想要查阅资料,便能迅速找到对应的内容,那该多方便啊!】 听到圣女的心声,众王公大臣均是一愣。 按照类别编好,方便迅速查阅内容…… 这不就是“类书”吗? 所谓类书,就是把相关文献编在一起,当想要查询某个东西时,就能同时看到许多与之相关的内容。 这似乎也没甚稀奇的。 不过有了上次的经验,朝臣们还是耐心地听完了圣女的心声。 楚思卿想的是,修一部对标永乐大典的百科全书。 她在脑子里问系统:【阿统,修永乐大典的标准是啥来着?】 系统查过之后,就展示给她看了。 于是下一刻,朝臣们就听见了圣女的心声。 【无论是经史子集百家之言,还是天文地理、道僧医卜,总之大典要的就是涵盖古今、包罗万象。】 【更重要的是,编者需严格遵守只抄录,不篡改的原则,保证书册资料的真实性,以供后世之人传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