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翰林院的人为主,国子监和礼部的部分官员为辅,再加上这些民间的文人,组成了一支多达两千人的编书队伍。 众人先是集思广益,讨论编撰万民大典的具体流程,还是用投票选出最优方法。 接下来,大家就分成一个个小组,每个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乔实甫每日要去翰林院修书,孙儿乔文君就没了束缚,整日玩儿得不亦乐乎。 在初来京城的他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 这一日,乔文君路过城东的一个算命摊子,见他说得神乎其神,就跟着递了钱给他。 “烦请先生为我算一算。” 那算命的见了银子才抬头,先是打量了他一番,露出一个笑容:“公子想要算什么?” 乔文君也没想真算出什么,就说:“先生随意算算就行。” 算命的闻言,心中忍不住泛起了嘀咕:又是一个闲的发慌的公子哥。 看他衣着富贵,气质张扬贵气,估摸着是个官家少爷吧。 算命的心中一定,气定神闲道:“烦请公子随意写一字,老朽再为你卜上一卦。” 乔文君脑子里灵光一闪,拿起一旁的毛笔,随手在纸上写了一个“卜”字。 写罢,他便含着笑将纸递了过去。 算命的接过一看,眼皮子跳了跳,嘴角有几分抽搐。 这小哥儿不会是专门来捣乱的吧? 别等会儿一个说不好,就砸了他的摊子…… 想到这里,算命的脑子转了转,不敢再耍什么有血光之灾的把戏,只拣着好听的话说。 他先是赞了一句:“公子这笔字真是不凡。” 然后算命的拿起龟壳闭上眼,开始装模作样地占卜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