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他们又觉得解救苍生是大对,而大对能掩饰小错,为此他们做出这等小错之时心安理得。 在齐一门中呆了一百多天,什么舍小保大,舍生取义的无畏牺牲精神,鸠浅都听腻了。 本来鸠浅还真以为他们有多了不起,为此还特意翻了一下齐一门中的典籍,数一数这种大无畏之人有多少青史留名。 最后他发现那些真正清明如水的君子根本就不会教别人去死,更不会擅作主张的替别人选择死亡。 他们只会义无反顾,用自己的奋不顾身警醒后人。 而且这种典籍,还是齐一门中流传下来的,真实性还要存疑,不可尽信。 实际上的那些正人君子的个数还要少上很多。 鸠浅不否认齐一门的做派某种程度上算是光明磊落,只是他也做不到对他们的作法完全苟同。 别的不说,当这些先生把教人去死的言论放在了台面上,作为一种正派的行为去传播时,其实就是大错特错。 鸠浅真是想起来就觉得一阵恐惧。 生命之珍贵就在生命总是于逆境中顽强求生,他们却劝别人放弃生命去死。 这种事情自己若是真的信以为真,那便自己以身作则就好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舍生取义呢? 若真有同道中人,他们自然会前仆后继。 这个世界上,除却一小部分人极度自私眼里只有自己之外。 另外的那些人,难道因为他们不愿意为陌生人而死就低人一等吗? 关键时刻,他们照样能够为他们的挚爱亲朋的未来奋不顾身地献出生命。 鸠浅觉得齐一门有时候就是喜欢盲目地自我优越,总觉得不心怀天下就不够顶天立地了。 鸠浅说实话真不明白他们这种优越生于何处。 同样是做了错事,因为自己做了自认为更对的事就对犯下的过错,心安理得地接受? 这和那些将杀戮当做饭吃的恶魔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君子’们可以理直气壮,不会遭到天下人唾骂,而那些恶魔孤立无援,会遭到天下人层层堵截的差别罢了。 在鸠浅眼里,其实就是乌鸦笑猪黑,半斤八两。 归根结底,齐一门的人也是靠拳头和势力说话。 谁占上风,谁制定规则。 那些君子开始最有人情味的赐予,到了他们剥夺他人的权利的时候也就更加无情。 鸠浅还听说这人间有人因为困于道德之中,被世人逼得自尽而亡的事情。 道德不是让人活的更好的东西吗?怎么就成了杀人的刀了? 只是想一想,鸠浅就觉得后怕。 他甚至庆幸他生于长生林,一入人间便是人中仙,不用去经历人间最底层的那些弱者的生活。 就拿烟尽雨被人栽赃的这件事而言,若是发生在鸠浅身上,那怎么办? 鸠浅觉得他肯定没法说理,然后反抗,最后要么被毁灭,要么被动认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