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无法拒绝的亮相-《越境鬼医》


    第(2/3)页

    这一计划让美国人无比担忧,也措手不及。如果这个计划顺利实施的话,中国政府只需做通缅甸第四特区的工作,用援建与巨额援助的方式,将这条战略运输线延伸到孟雷和泰国北部,又或者通过第四特区的勐拉城延伸到景栋,最后通过曼德勒延伸到孟加拉湾海边,如果不及时加以阻止的话,中国不但能够迅完成对缅甸的实质影响,还为中国的能源以及军事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切都是美国和西方世界无法容忍的。因此美国人在与英国紧急商议之后,觉得非常有必要将第四特区拉进自己的怀抱,因为这个第四特区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康宁集团的决定,很可能让在西方世界重压之下患得患失的缅甸军政府彻底倒向中国,从而造成美国全球战略全方位被动的局面。

    三天后,匆匆赶来的四国使领馆参观团成员,果然和康宁他们事先所预料的一样,所乘坐的三辆豪华大巴和十几辆各式汽车一进入孟洋境内,全都被优质平整的二级公路和两边绿树掩映地新村镇所震惊。

    眼前这一切,远比零星的情报图片更为真实直观。在他们的印象里。整个缅甸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这么漂亮的公路和新式建筑群落,也没有一个县市能对环境保护和利用结合得如此完美,过了崭新的城市孟洋,他们几乎都不敢相信这个地方会是贫穷落后的缅甸。

    可一个小时不到,第四特区的工商业中心城市孟雷地景象更是令人目瞪口呆:宽阔地街道、东西合璧的大量建筑、正在建设的尚未封顶的十五层高楼、整洁的市容和高大的绿树,还有随处可见的草坪和社区中心小广场,无不规划合理。透出欣欣向荣的富裕景象。

    法国路透社记者劳伦斯一句“我地上帝。这一切都是真的吗”的惊呼,让所有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度震惊的各国使节和记者们心中百感交集,无数的疑问随着一声声惊叹,浮上了每一个人的脑海。

    第四特区警署的先导车没有任何停顿,而是直接穿过彩虹般地南北大桥,将车队引领到了北面十八公里的特区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盘龙市,道路两旁一座座厂房正在建设之中。用缅文和中文两种文字书写的大型建设公示牌比比皆是,就连小车中的中国驻曼德勒领事馆公使乔育林也自问:是不是回到国内的哪个城市开区了?

    来宾们受到了第四特区政府官员地热情接待,美国大使戈尔、英国大使怀特、法国大使杜兰德和中国公使乔育林,以及缅甸外交部长诺拉敏等官员,在内务部副部长温松将军的介绍下,与康宁、石镇、潘少群等人一一见面,数以百计的各国记者,争先恐后架起长枪短炮连续猛拍。成片的闪光灯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见面完毕,宾主们列队站在盘龙大酒店门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起码摆足了五分钟地姿势,方满足了贪婪地记者们的要求,这才慢慢步入装饰得简约淳朴。充满缅甸民族风格地酒店大堂。

    各国使领馆主要官员在缅甸政府官员的邀请下,与第四特区的政府官员一起步入二楼宽大的会议室,品尝极富傣族风味的香茶之余,轻松自在地交流起来。

    记者们全都被挡在了会议室大门外,只有第四特区《民生报》和《东方画报》的记者获准进入拍摄五分钟。尽管这是身为地主近水楼台的优势。但还是招致了各国记者的强烈不满。

    美国大使戈尔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康宁本人,他对眼前这位礼貌谦逊、从容不迫的年轻主席暗暗赞叹。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远比画报和照片上的形象要深邃威严得多,那份从容淡定、成熟大方、风度翩翩的不凡形象是所有照片都无法诠释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