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君臣议和-《荒年别人吃观音土,他有空间做农场》


    第(2/3)页

    “杨爱卿,不知道京都的城防如何?”崇明皇帝放下手中的茶杯,正色问道。

    杨晨和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启禀陛下,京都的城防牢固再加上京都城外的几个大营的人马那些蛮人是接近不了京都城的。”

    崇明皇帝微微点头,示意杨晨和继续说下去。杨晨和便将自己对蛮人入侵的分析、当前局势的判断以及应对策略一一陈述。他建议朝廷应该加强边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与周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盟关系,共同抵御蛮人的威胁。

    崇明皇帝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他对杨晨和的建议表示赞赏,认为这些建议都很有见地,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崇明皇帝对杨晨和说道:“杨爱卿,你的建议很好。朕会认真考虑并采纳你的建议。同时,朕也希望你能继续为朝廷出谋划策,共同应对当前的危机。”

    “自朕登基以来,”他用低而沉重的声调说,“蛮人屡次入塞。每年消耗国库一半以上的钱粮!陈兵东北!却挡不住这些蛮人!使得祖宗不得安宁!使得百姓不得安居乐业!这到底是朕做错了什么?”

    杨晨和一听不由吓得跪在地上!

    “这都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罪过!做臣子上不能为君父分忧!不能抵御外敌!这都是我们这些臣子的罪过!不过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臣斗胆请陛下与蛮人和谈!”

    “和谈!你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崇明看着杨晨和问!

    “古之汉唐!都乃中原最强盛的时候!即使这么强盛的时候也要北方游牧之民族和谈,和亲后来休养生息!等到国力强盛的时候再北伐!”

    崇明皇帝听到杨晨和提及和谈的建议,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不解。但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杨爱卿,你的话虽有道理,但朕认为,和谈并非长久之计。蛮人屡次入塞,骚扰我朝边境,已经让我大昆王朝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若我们一味求和,只会让蛮人更加嚣张,更加肆无忌惮。”

    杨晨和听到这里,心中虽然有些不安,但他还是鼓起勇气,继续说道:“陛下,臣明白您的担忧。但臣认为,和谈并非完全放弃抵抗,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边防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与周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盟关系,共同抵御蛮人的威胁。等到我们国力恢复,军力强大之时,再一举反击,将蛮人彻底驱逐出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