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再出现时,他面上一片苍白,双鬓多了许多白发,原本一双奕奕有神的眼睛,此时也透着疲态和虚弱。 舒禾穿着一身小太监的衣服,易了容,悄悄地站在大殿的角落里。她一眼就看出来启文帝的状态有问题。 百官先是朝拜,随后就听见启文帝虚弱又无力的声音,“平身。” 百官起身,一抬头,就看见皇帝仿佛老了二十岁一样,纷纷惊大了嘴巴。 祝太师站在最前方,他看得最清楚,他微微偏头,看了看旁边的宴相。 两人默默相视,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诧异。 他们原以为,皇帝只是在逃避现实所以才闭朝不出,可没想到,竟然真的病得这么严重。 由于堆积了很多国事,所以今天的朝堂上,先是处理国事。 治理水灾,兴建水利,安置流民,赈灾百姓…… 所有的事,启文帝都处理得很好,祝衡和宴相提的建议,他也基本都应允了,同时还指出太师和右相没想到的一些问题。 这是舒禾第一次见识朝会,也是她第一次认真地听启文帝处理国事。 不得不说,或许启文帝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夫君,但对天下百姓,对这个皇位,他还是称得上合格的。 或许逍阳王和慕容连说得对,青少年时期的启文帝确实有帝王之姿,也有帝王之本,是当时的天启,最合适做皇帝的人。 只是,他老了,重名、重权、重自尊,导致后来的他变得多疑、心狠、又疯狂。 …… 时间过得很快,正午将临,政务终于处理完毕。 当百官无事启奏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今日的朝会要结束了。毕竟,篱亲王不在,估计也没人敢逼皇上下什么“罪己诏”了。 可没想到,皇帝竟然亲自站了出来,刘钦走上前来,手上的托盘里放着两卷诏书。 启文帝拿出其中一卷诏书,走到了大殿前。 “今日,朕还有一事要宣布。” 诸位官员盯着那诏书,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这时,殿外传来一道高呼声:“皇后娘娘驾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