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百零七章:今非昔比-《我比崇祯大一岁》


    第(2/3)页

    把总和把总镇抚官、文化教员甚至于命令领用的战士,丢了性命也不能丢了望远镜。

    如果实在保不住,也得在临死前砸了望远镜!

    战士还就能够理解并不抵触这样的命令。

    因为他们都知道了望远镜的妙用,有些甚至于亲眼看见小心翼翼的敌方哨马依旧走入兴和军的包围圈。

    战士们当然担心敌人有了这种神器,用同样的法子对付自己。

    装备了团炮、望远镜,再有骑兵突袭和堵截,敌人对我军一无所知,我军对敌人洞若观火。

    打强盗山匪掏他们的老巢相对容易多了。

    兴和军不以杀戮为目的,依旧是呼喊投降免死的口号,简直是势如破竹。

    前来登莱平叛的朝廷兵马跟历史上有了偏差。

    最主要的是少了总兵金国奇、副将靳国臣、祖大弼,以及祖宽、张韬、吴襄、吴三桂等等将佐率领的五千关宁军。

    还有东江镇总兵官黄龙以及李惟鸾、项祚临、樊化龙、张大禄、尚可义等等现任东江镇将领没有参加陆战!

    黄毅率领兴和军一举击溃叛军占领叛军营地,大大鼓舞了明军士气。

    败军之将天津总兵王洪、通州总兵杨御蕃、昌平总兵陈洪范等等将领觉得时机到了。

    他们纷纷率领家丁参与追击。

    这些将领们追敌仅仅是虚张声势,招降纳叛扩充人马才是目的!

    他们不仅仅是接受叛军投降,还收容土匪、毛贼。

    当然,强拉壮丁这种事儿也没少干!

    没多久,几个总兵官的人马数量又超过了两万。

    这就是明末的特色!

    官兵、贼兵、叛军都祸害地方,官兵打输了举手投降立刻成为叛军。

    叛军发现打不过官兵选择投降,转眼间又成为了官军。

    天津总兵王洪、通州总兵杨御蕃原本被叛军打散的人马居然有三分之一又回来了。

    刘宇烈发现兴和军战斗力超群心安了,所以胆气足。

    他居然不再枯坐在莱州城里长吁短叹。

    而是督促王洪、杨御蕃、邓玘、陈洪范等等将领率领三万余明军往登州逼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