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饥饿营销,不就是让顾客饿着肚子吗? 她一喊饿,你就马上把饭送过去,多没意思! 就跟那些网红奶茶店一样, 你越是渴,越让你排队! 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伍,弄得自己又累又渴,可不是喝什么都觉得特别好喝嘛! 这一幕让坐在兰博基尼车里的霍二少笑得很有深意,果然啊,这个赵子彤真的过来帮人卖猪肉! 不过,她卖猪肉用的套路就跟房地产“卖楼花”一个性质。 卖楼花,说得官方一点叫做“预售制”,是现在有名的地产商霍氏家族首创的。 不得不说:在大陆还在自然灾害中挨冻受饿的五十年代,香港有头脑的商人已经发明了“卖楼花”。 而这个有头脑的商人, 正是霍建东的爷爷。 霍家的财富,就是从最初的“卖楼花”开始,走向富可敌国的地位。 在霍家之前,香港的楼盘都盖不了那么高。 因为盖得越高,后期投入资本就越大,一般的地产公司负担不起。 那时候香港的居民住房最多只能盖到五层楼,谈话整栋出售,盖好了以后再卖,一套至少都要十万以上。 当时香港普通职工的月收入也才两三百元,要买一套这样的房子,得靠六个钱包。 人的脑子是有无限潜能的。 当时有个商人叫吴多泰,他发明了分层出售,把多层住宅分封层卖,产权也按比例划分,生意大好。 到了霍建东的爷爷,他觉得分层出售还是回款慢,干脆想出了“卖楼花”和“分期付款”的法子。 这充分说明了一件事:做生意一定要有脑子! 房子还没有盖好,我就拿来卖,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这个办法一举解决了香港普通老百姓的买房难问题。 香港五十年代,一般的职工,月工资也就200-300元的样子。 有了“卖楼房”,从此这些人也能贷款买房了! 霍建东爷爷发明的这一金融工具,推动了香港城市化的进程。 也使得世界各地的开发商有了充足的资金周转。 他们学会了用更好的钱,盖更高的楼。 “卖楼花”,这个名字非常形象:楼盘还是一张蓝图的时候,就像果树还正在开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