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成竹在胸-《读档2013》
            
            
            
                
    第(2/3)页
    关煌皱着眉头,保密工作不到位啊,“你具体还知道些什么?”
    夏柒昔:“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关煌:“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怎么突然就人尽皆知了。”
    夏柒昔吐槽,“搞得神神秘秘的,真有这么大作用?”
    关煌笑笑:“把胜利的关键寄托到一个项目身上,那是蠢货才做的事,我说的有变化,可不仅仅是《山海经》。”
    “比如呢?”
    关煌胸有成竹,“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要来了,市场上很快就不缺钱了。”
    夏柒昔疑惑不解,“这种消息,你也有渠道?”
    超人虽然做的不错,但想接触顶级的消息(事关国计民生),似乎还差了三个首富。
    今年年初设定“去杠杆、调结构”的宏观目标,银根上秉持从紧政策,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减少,楼市和股市交易低迷。
    敢在这种情况下作出新的判断,要么有内部消息,要么信口胡诌。
    网上也有很多经济学家预测,新一轮的“四万亿计划”将要启动,泡沫周期将会如期而至。
    但,这只是观点评论。
    同时,还有很多反面观点,政策将会继续紧缩,流动性减少,资金压力增大。
    然而,说说简单,真做起来很难。
    经济学家只负责说出观点,具体会不会实现,他自己从不在意。
    就像网上那个段子:
    问:假如你有十个亿,你愿不愿意捐出来?
    答:我愿意。
    问:那你愿不愿意捐一辆汽车呢?
    答:不愿意。
    问:你有十亿都愿意捐,为什么一辆汽车不愿意?
    答:因为我真的有辆车。
    站着说话不腰疼。
    在这样的经济局势和政策背景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解读。
    但是,有的人需要负责,有的人不需要负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