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风云再起-《读档2013》
            
            
            
                
    第(2/3)页
    他没有察觉到老板的未尽之意。
    快的两家公司,巅峰时刻占有网约车30%的市场?    按照超人五分之一的估值也有30亿美金的规模。
    即使现在落毛凤凰不如鸡?    没有20亿美金恐怕拿不下来。
    毕竟“快的和嘀嘀”两家公司为了竞争,前前后后花了几十亿(部分融资流向美团、饿了么)。
    超人虽然现金流充沛,但是想一举拿出上百亿的资金,也是不小的压力。
    除非再次启动融资?    否则?    不大可能接手对方。
    另一方面,并购很难做到1+1大于2的效果。
    当两个品牌的目标客户群以及提供的服务都相同时,缺乏1+1>2的基础。
    比如,做广告投放时,超人的回报率是1:12?    “快的”只有1:1.2。
    这样一来,就面临一个问题?    把钱集中到回报率高的品牌超人上?还是分散维持两个品牌。
    如果把所有推广费用投给超人,那“快的”品牌就相当于废了。
    如果把“快的和嘀嘀”的用户合并到超人旗下?    那近百亿的价格又太高了。
    但这种话,不方便明着告诉张泰杰。
    免得让对方以为他在找理由。
    毕竟?    融资可是要稀释股权的。
    关煌对于并购?    既不排斥?    也不狂热。
    理性对待。
    如果能够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合并产生1+1>2的效果,他会毫不迟疑。
    第一,两家企业合并后,足以建立垄断地位。
    这里的垄断地位并不是说,主营业务收入占到整个行业的多少以上,而是有自己的护城河。
    如果没有行业进入壁垒,即使市场占有率再高,也会驱使新对手进入,比如优酷与土豆的合并,并没有减少随后视频网站领域的竞争。
    第二,不论目标客户群是否相同,两家企业提供的服务完全不同。
    现在来看,这两个条件,“快的和嘀嘀”一个都不满足。
    相应的收购价值就少了很多。
    既然品牌不值钱,那这一份溢价就要扣掉。
    偏偏,“快的和嘀嘀”有一半的价值在品牌上。
    随着竞争失利,积攒起来的用户和司机不断流失,如果再想不出应对之策,三个月过去,就会彻底荒废。
    关煌叮嘱到,“和快的他们接触,能收购就收购,不能收购也要给对方希望,延迟优步(中国)收购的步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