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人,咱军械所最近一直在扩容,军械所目前有火枪匠三百余人,可日产遂发枪一千支。 弹药装配工七百余人,也是以流水线生产方式进行装配,日产纸壳弹十余万发。 前日,应黄总督和兵部诉求,咱军械所又有五千支枪运抵边关,随行的还有纸壳弹六十万发……” 战事紧急,如今军械所的全部力量都在生产火枪和弹药。宋应星随口汇报道。 “给银子了吗?”刘鸿渐突然问道。 “啊?”宋应星愣了一下。 “啊什么啊,户部给银子了没?本军械所概不赊账!”刘鸿渐提醒道。 一个企业的崩溃大抵上是从资金链的断裂开始的,他军械所所用原料皆是从户部调取。 虽然户部尚书倪元璐从未提及银子,但有了刘鸿渐的提醒,宋应星从来不拖欠,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还没给,前段时间战事紧急……” “那便赶快去催,这个头儿可不能开,以后户部再下订单,要先预付!” 战事是紧急,但户部又不是没钱,况且遂发枪和纸壳弹几乎是按成本价装配明军的,这已经是刘鸿渐极大的退让了。 毕竟军械所也不容易,养了那么多的匠人和工人,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月银等待遇也个个不低。 就这半年他的老本儿早已经被吃空了,目前是吃的崇祯大叔的本儿。 虽然大叔不在乎,但是他在乎呀!是银子总会花光的,不挣怎么能行? “是,门下记下了。”宋应星嘴角抽了一下,对刘鸿渐的安排甚是不解。 但刘鸿渐懒得解释,军械所可不是户部的工坊,是私营性质的。 公是公,私是私,公私都分不清,最后便会一窝遭。 到时候你也吃,他也拿,还不乱了套? “门下还有一事,需要大人定夺。”宋应星决定压下心里的不解,毕竟这与科研无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