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啥不乐意改,改啥?土地吗?他们的!收商税吗?也是他们的! 朝廷里也许不少人两袖清风,但你去查他的本家,如果没有地主算我输! 朝廷里上到顶级勋戚,中到朝廷百官,下到商贾地主,没有一个会同意这么离谱的主意。 傻子才同意,那不是在自己身上割肉吗? 还有便是户籍制度,军户卫所兵早已糜烂透顶,你就是街上随便拉一个老叫花子,他都能把卫所兵骂出屎来。 可为啥直到明朝灭亡,都没人提这茬儿? 卫所兵可都是免费的劳力,帮他们免费种地还要交租子,既得利益的勋贵怎么会同意? 还有匠户制度,官员们谁家里还没个装修、打制家具的时候,有免费的匠户使用谁不乐意? 皇帝倒是想改,可不论是朝臣还是勋戚,只弄一句此乃祖制就能让皇帝灭了火儿。 你气不气?可气有啥用?所有人都不同意,只剩你一个称孤道寡、囚禁于高墙之内的皇帝在宫内吆喝,群臣不过是当狗吠罢了。 革除弊政这事儿,崇祯的爷爷干过,没干成,还落得一身骚。 崇祯想干,没底气,身体也不行了,他的儿子呢? 呵呵,算了吧,还不如老子。 好容易找到个好帮手,可这竖子竟然想一门心思搞建设,徒呼奈何呀! “慢慢来,皇上,甭着急,大明的弊政都多少年了,也不差这会儿。 哦对了皇上,您这几日可是霸气十足呀,收获如何?”刘鸿渐一脸坏笑的道。 崇祯大叔啥都好,就是脾气太急,急功近利可不成,咱们得慢慢来,养好了身子再说。 “有三百多万两吧!”崇祯没好气的道。 若是放在以前,国库平白多了三百多万两银子,足以让崇祯喜笑颜开好几日,甚至晚上吃饭都会多加俩菜。 可如今崇祯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有了刘鸿渐的两次上千万两的大行动,三百万两还真是没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