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获取-《永不下车》
第(2/3)页
但教授要带领他参观的,显然不会是类似“强子加速器”、“快中子反应堆”或者“引力波探测器”之类的大型系统,出于种种考虑,诸如此类的系统极少布置在高等院校内,至于伯克利的基础科学中心,更多还是从事一些“不那么高端”的基础研究。
即便如此,对门外汉方然而言,要分辨出位于一栋大型建筑内,由若干模块和大量设备组成的系统究竟是做什么用途,没有费曼教授的解说,也根本没可能。
“哦,这系统是关于‘量子隧穿扫描’的,具体功能,恕不详细介绍;
并非是出于保密,坦率的讲,我没办法用一段话来给你解释清楚,再说对今天的闲谈,也没什么意义。”
一边说,一边看方然的反应,后者意识到教授在用目光询问,他点了点头:
“是的,我能理解。
您平常经常来这里吗,还是偶尔造访?”
“最近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来,但一般也就是走走,看看,具体的研究,尤其是这类与应用联系十分紧密的,并非我所擅长。”
一边说,一边和年轻人穿过空间开阔的大型实验室,和迎面而来的实验人员打招呼,走过有人在讨论问题的办公室,直到在有着透明幕墙的计算机房外驻足,看向灯光暗淡的机房内,那些似无规律闪烁着的,意味不明的指示灯,看着它们量灭不定。
“这里是物理学部的计算机中心,我们平常使用的两台大型机,和一些传输、存储设备,都在机房里。”
计算机房,对方然而言十分熟悉,但站在玻璃幕墙外看实景,这种体验却很少有。
要使用计算机,在网络时代,尽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远程访问、调用与渗透,从微型机到巨型机的不同种类、不同规模、不同用途的计算机系统,在方然的脑海中几乎都长得一模一样,他并不在乎这些从微小芯片到庞然大物的东西是什么模样,而只在乎它们提供的算力,和因此而具备的强大功能。
但很显然,在物理学家的眼中,眼前的景象,就会解读出其他的含义。
“方,现在的基础科学研究,或者,也包括其他领域的研究,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你想必是清楚这一趋势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