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安佳妮”就不一样了,她很真实,真实的就像自己——面对家庭骤变,她会茫然、畏惧;面对重担,她会害怕,甚至有些排斥。 大家都是普通人,没有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神圣与伟大。 可眼看着这样一个真实、普通的“安佳妮”,一点点的蜕变,慢慢成长起来,接受现实、承担责任,大家还是会非常感动。 他们通过“安佳妮”,似乎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种代入感,那种感同身受,让他们愈发觉得“安佳妮”这个孩子亲切又自然。 所以,看到网上的那些近乎污蔑的帖子,他们才会这般愤怒! 这下子,准备吃瓜的网友们就有些震惊了。 网上被曝光,这不算什么稀罕事儿,因为每天都在发生。 可当事人还没有现身说法,旁观者先看不下去、跳出来帮忙说话的例子,却并不多见。 看到一群跟“安佳妮”没啥关系的外人,无比激动、愤慨的为她发声,网友们都不用了解具体情况,内心的天平就先倒向了“安佳妮”。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 撕逼这种事儿,当事人亲自上阵,固然酣畅淋漓、爽快非常。 可只要是撕逼,就会激动、爆粗口,甚至咄咄逼人,如此就显得当事人太过强势,就算有理也会被人诟病一句“得理不饶人”。 如果是别人帮忙撕逼,效果就不一样了,非但不会影响当事人的形象,反而让围观的人不由自主的偏向当事人——看到了吧,连外人都看不下去了,主动跳出来帮忙,这人还不定受了多少委屈哩。 这也是很多电视剧里,明明在其他时候都强势、精明的女主,每次碰到被诬陷、被欺侮的时候,却变得像个小受气包一样,不肯主动为自己辩解、甚至抗争的真正原因。 不是她们不能,而是不想。 话题扯远了,“安佳妮”不是苦情剧里忍辱负重、以德报怨的女主,她只是个普通的高中女生。 有人恶意在网上中伤她,还故意曝光了她的所有信息。 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以及上学时期的种种“黑历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