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二百七十二章 招揽-《大国重器》


    第(2/3)页

    尤其在听说王成三人,都被评为了高级研究员,每月工资奖金加起来接近两千的时候,让这些月工资不过五六百的研究员们眼睛都红了。

    当天就有不少人找上门来,或直接、或婉转地询问,中华制造还需不需要研究员。

    王成作为计算机所的主任,自然是希望手下的人越多越好。对每一个上门的人,他都发出了热情洋溢的邀请,在工资待遇、分房等方面,都做出了承诺。

    特别是他表示,对于每个科研小组研发成功的产品,上市后都能分到利润的百分之五,作为团体后续奖励的时候,对方简直不敢相信。

    说实话,他在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同样不能置信。

    在国家科研单位取得的任何科研成果,都是属于国家的,这是从小就根植在心底的认知。

    哪怕是国外,隶属于某个机构的实验室,做出的成绩,也同样属于出资机构,而不可能属于个人,或是这个研发团队。

    但中华制造,却承诺给予研发团队科研成果百分之五的利润分配权。对于普通研究人员来说,这根本是从所未有的超优厚待遇!

    事后站在中华制造角度,王成明白公司为什么会这么规定了。

    这个百分之五的后续奖励,其实就是一种激励手段。

    要想拿到这个奖励,研究团队首先要齐心协力,将所有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取得研究成果,至少是初步成果!

    此外,成果要尽快转化为产品,让公司能够凭此取得盈利,继而才有资金继续对该研究项目投入。

    同时,产品要符合市场需求,才会有较高的销路,获得丰厚的回报。

    可以说,公司通过后续奖励的方式,将研究团队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了一块,让研究人员心甘情愿,作出最大的贡献。

    就像王成他们,就在幻想他们研究的主板,能够取得很好的销售成绩。

    为了让用户感受到这款主板的优异性能,他们这个团队绞尽脑汁,熬更守夜,在完成初步研发之后,又做了许多的改进,死抠每一个细节,恨不能将其最后一丝潜力也挖掘干净。

    他们最终推出的定型版,可以说将386处理器的潜力挖掘到了极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