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上最低廉的研发成本-《大国重器》


    第(3/3)页

    “华新担任主轴系统小组组长,王敏老师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主轴及导轨的制造任务……”

    “国峰担任传动小组组长,陈志文老师担任副组长,主要负责机电传动、微步进装置的研发任务……”

    “李浩宇担任电气小组组长,楚晨老师为副组长,主要负责系统的电气、定位系统……”“

    李梦担任软件组组长……”白

    云天一一指定了各个研发小组,将夏国凯等人全部任命为了组长,将研制任务拆分开来,交给了各个小组。国

    内过来的老技工虽然有些想法,可发现自己被分到的任务,正是非常契合了自己的专长,就好像白云天对他们一切都了如指掌一般,在震惊之余,也只能默认了这个分配。

    “那么接下来,我们讨论下工作的进度安排……”白

    云天见大家都接受了任务,没有提出异议,便拍拍手,打开了投影机,一项项安排起任务来。

    如果是真正的研发工作,那么它的周期一定短不了。

    可行性论证、收集资料、理论论证、试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外部协助、制造样机、调试、试运行、修改图纸、再出样机、修改……、样机定型,根据难易程度,整个过程历时数年,乃至十数年那是常识。中

    间画的草图、工程图纸将会多于数万张,最终工艺图纸可能会更多十倍。

    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天文数字。总

    的研发投入,必然是以亿为基本计价单位。

    像英特尔光是研究一个芯片,每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数十亿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尖端科技工业品价格这么贵的原因。

    可是若知道每个部件的制造工艺,拆分开来只是用于制造,在不考虑到专用生产线的投入情况下,它的成本也就仅限于所使用的精密仪器、机床、物料、加工中报废、元器件成本,以及参与的人力成本。

    在拥有了全部加工手段条件下,其总成本,也就比规模生产成本高个两三倍而已。

    不过白云天手里没有相关的专用设备,实验工厂除了少量专用设备,其他大都是通用型加工中心。

    精度达到了国内最高,加工复杂程度却比专用设备要麻烦得多,对技工的水平要求也更高。因

    此为了达到某些特定加工要求,加工手段要更差一些,废品率会更高一些。初步估算整个研制成本,将比拥有专用生产线的规模生产,要高五六倍。

    或许还更高一点。

    白云天将这个成本,提升到十倍!大

    概是八亿人民币左右。比

    起拥有一套超高精密的加工中心,所带来的整体加工精度升级相比,八亿人民币的研发投入,简直是便宜到就像不要钱一样。为

    了提高哪怕0.001微米的加工精度,全球机械加工行业在先进制造技术上的投入,就不少于千亿美元!如

    果听说只要花八个亿,就能拥有一套亚米级的七轴加工中心,国家肯定会毫不犹豫,一口气下几十、上百台的订单。

    就是再多一点,也能吃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