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县里的供销社可比红山公社的大多了。 一进门。 乌泱乌泱的都是来买东西的工人,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穿的干净摆正。 林阳和赵二狗像两个泥腿子,显得格格不入。 供销社的服务员也没搭理两人。 农民进城来逛逛,他们见多了,都是光看不买。 “阳子,这可比咱们镇上供销社的东西丰富多了。” “我想给我爹买一条前进,再给幺狗买袋糖。” 看着供销社琳琅满目的东西,二狗激动的搓着手。 “那还等个啥,赶紧买,买完回家。” 林阳说完,两人分头行动。 很快,一大包的东西就采购完了。 林阳买了五斤大肉,还有一袋五斤的大米,给林大山买了一条前进,又斥巨资给张桂英买了一件的确良的衬衫。 服务员不耐烦,用算盘算完账:“的确良的衬衫可贵,你可想好了,咱们县里供销社可不赊账!别耍你们乡下那一套。” “买的就是贵的。” 的确良可是当下最时髦的布料,是上海货。 城里家庭富足的都人手一套的确良的成品衣服,还有从南方城市让人带过来的。 78年民营经济还没开放。 除了投机倒把之外,只能从供销社买,价格当然也不便宜。 五斤大肉4块钱。 五斤大米7毛钱。 一条前进2块钱。 最贵的是的确良的衬衫,一件15。 在服务员震惊的眼神中,林阳数了21块7毛钱和票一起放在了桌子上:“服务行业最重要的是服务,下次记得别拉个脸,我们农民阶层不欠你们的。” “阳子,刚才那服务员的下巴都要惊掉了,供销社的不少人都在看我们,估计是没见过那个农民敢这么花钱的。” 两人出了供销社,赵二狗还在回味服务员的脸色。 “二狗,咱哥俩马上就赶上风口了,跨越阶层不是梦。” 还有几个月,改革开放的春天就要到了。 等民营经济起飞,个体户开始合法化,就是林阳大展拳脚的时候。 今天不仅高价卖了皮子,还和国营饭店谈了一桩长期买卖。 攥着仅剩的10块钱,两人骑车就往村里赶。 买了这一大堆的好东西,怎么也得回家让家里人高兴高兴。 两人哼着歌,嘴里叼着前进香烟,路过铁路道口的时候。 赵二狗突然拍了拍骑车的林阳:“阳子,你看那是不是韩知青?” 林阳顺着手指的方向一抬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