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镇上不比县里,政府机关和国营厂子的工人少。 供销社也远没有县里的热闹。 林阳和赵二狗放好自行车,掀开遮蚊帘进了供销社:“干妈,你咋还上班喝上了?” “阳子,二狗,你俩好些日子没来了。” 正拿着一个小酒盅喝酒的李翠翠看林阳两人进了门,起身从售货柜后面走了过来,顺手抓了一把瓜子放在两人的兜里:“干妈可不敢上班时间喝酒,领导知道了要挨骂的。刚才供电所的一个领导来买酒,非给我一杯尝尝。” “干妈,我何叔不知道吧?” 林阳的干妈,赵二狗从小跟着也叫习惯了。 “你这孩子,尽瞎贫!” 李翠翠瞪了一眼赵二狗:“你们俩这大白天的不到地里收麦田,来镇上干啥?” “干妈,我买两瓶绿脖子。” 林阳指着后面的售货柜。 绿脖西凤酒,可是四大名酒之一。 在70年代可是口粮酒,只要是下班时间几个关系好的在供销社里就能买一盘花生,喝上两瓶。 林阳来买这酒有两个原因。 第一,价格便宜亲民,一瓶7毛8,差不多一斤猪肉的价格。 第二,53度的高度酒,两瓶就能陪好领导,不至于再花钱。 总之一句话,省钱。 “给你爹买酒啊,挺孝顺啊。” 李翠翠起身从后面的货架上拿了两瓶绿脖子汾酒,放在了林阳随身挂着的军绿色解放斜挎包里,又抓了一把花生:“最近生产任务重,等你爹娘闲了,到我们家来走动走动。” “干妈,我回去就给我爹娘说。” 见赵二狗要说买酒的用途,林阳连忙使了一个眼色。 请棉服厂领导吃饭这事儿,放在县里不是啥稀奇的事情。 他一个农民,说出去多少是有些高攀和吹牛的嫌疑。 李翠翠是干妈,当然不会害他。 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可就不这么想了。 再说。 长久的皮子生意,要是严格的定性甚至可以扣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 赚钱谁不眼红。 要是被告了,麻烦也不少。 “干妈,这是钱和票。” “我俩就先走了。” 两瓶酒一共1块5毛6分钱,外加一张酒票。 “记得给你爹娘说啊。” 看林阳和赵二狗要出门,李翠翠喊了一声。 “知道了。” 两人揣着两瓶酒刚出门,迎面一个皮肤黝黑,精瘦的大高个子挡在门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