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岸礁惊涛终得撞,掀起风云四流散(十二)-《明朝小公爷》


    第(2/3)页

    张小公爷笑了笑,没有解释太多仅仅是说了一句“柴窑”。

    这在火筛听来大约只是认为是比较名贵的茶具,边上的足利鹤则是隐蔽的翻了个白眼。

    自家小夫君这媚眼算是抛给瞎子看了,火筛这等大老粗哪里懂柴窑的珍贵?!

    柴窑,出自于五代皇帝周世宗柴荣的豫南御窑。

    柴窑所出之瓷,其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

    更有赞“宝莹射目,光可却矢。宝莹则有之,却矢未必然,盖难得而重言之也”。

    乃当时诸多瓷窑中之上上品,论窑器者必提曰“柴汝官哥定”。

    这柴窑,可是排在诸瓷之首冠绝群瓷的。

    世宗柴荣者对此瓷赞曰“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作将来”,钦定为御窑。

    然而此窑竟随历史烟云散去,殊为可惜却也因此弥足珍贵。

    宣德年礼部尚书吕克声公奉旨撰《宣德鼎彝谱》有载:

    “……内府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其柴、汝、官、哥、钧、定中并选二十九种……”

    直白的说,就是这柴窑现在就皇家搜罗的比较多。

    因为其弥足珍贵,以至于哪怕是柴窑的残片亦被珍而重之的制成冠饰、绦环、把件……等传世。

    张小公爷的这套柴窑,却不知道是小周管家从哪儿给挖出来的玩意儿。

    这玩意儿即便是当时经常出入皇宫的足利鹤小姐姐,也被吓的一个哆嗦。

    莫说这柴窑于扶桑多珍贵了,即便是在这大明那也是有价无市啊!

    小公爷之后的权相严嵩父子,据说假借皇帝之名以举国之力、穷一生之时……

    亦不过搜罗了不足二十件柴窑,张小公爷这手上拿的就是一整套啊。

    于是足利鹤小姐姐看着火筛这大老粗,居然傻呵呵的就单手拿着茶盏不由得心尖发颤。

    服部小姐姐见状,低声对着火筛提醒了一句。

    “大汗还请小心些,此‘柴窑’一件约可抵牛三千了!”

    服部小姐姐心里很不舒坦,我家殿下这是一套柴窑呢!若是毁了一件,这套就废了半数。

    莫说三千头牛,便是三万头牛也抵偿不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