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是那个高中还没有毕业,年入百万的选手?” 张寒真正出名的地方,也就是他为大众所知的地方。其实并不是他在棒球场上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一篇商业报道。 金钱这个东西,虽然有很多的人不屑一顾,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凡夫俗子,对于这个东西还是很敏感的。 年入百万,甚至接近千万。 基本上可以跟一些普通的职业选手相提并论了。 职业选手人家是拿工资的,也就是说有着固定的收入,张寒可没有。 青道高中棒球队虽然给了他一笔天文数字的奖学金,但这些奖学金也就够支付他的择校费和学费,剩不下多少。 而且这种钱,对外是不公开的。 已经有公立学校对于私立学校的特招制度,表达了非常多的不满,私立学校相比于以前,已经低调了很多。 他们现在的政策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给选手的福利,除了免除一部分学费以外,就好像没什么了…… 住宿费不免,其他的各种费用好像也是一样的。 但这只是人家私立学校不说而已,实际上学费之外的学杂费也是基本全免的。 除此之外还有不菲的奖学金。 像青道高中棒球队,做的是最彻底的。外边儿有人采访的时候,他们对外的一致说辞是,青道高中棒球队不会免除选手的任何学费学杂费。 他们能够给出的唯一优惠,大概就只有入学名额而已。 也就是说,青道高中棒球队的特招生,唯一的优惠就是不用参加统一的入学考试。 除此之外,全都一样。 只不过,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奖学金。 再者青道高中的奖学金,也不是只针对棒球部的选手,而是针对所有的同学。 只不过能够拿到奖学金的,超过50%都在棒球队而已。 总而言之一句话,私立学校不管表面上声称的什么,真实的情况都是换汤不换药。 他们给选手的福利制度,相比于以前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相比于学校偷偷摸摸的给的奖学金,张寒其他的收入却是透明的。 青道高中棒球队,对外打死也不会承认他们给了选手多少奖学金,恨不能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但是那些找张寒拍摄广告的商家和经纪人,就没有这种考虑了。 他们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给了张寒多么丰厚的佣金。 毕竟钱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他们给的钱多,恰恰也说明了他们公司,实力多么雄厚。 “年入过千万的高中生!” 张寒就是靠着这样一条新闻火起来的。 这件事情,对于张寒来说,利大于弊。 坏处就不用说了,冒酸水的人随处可见,即便是在青道高中,也有一些同学在说闲言碎语。 好处更明显一些。 首先就是张寒的全名认知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据说消息传回了国内,他在国内也拥有了几百个粉丝。 年入过千万啊! 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只是后来经过换算,好像也就是几十万而已,相当于一个二流明星的一场商业收入。 国内的情绪,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但是在东京,在这个国家,一个高中生年入过千万,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别看这里是发达国家,张寒的家乡是发展中国家。但也不知道是历史原因,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张寒家乡的人,往往气魄非常大。尽管他们自己年入不到十万,却并不感觉年入几十万的张寒,收入有多高。 东京的人,张寒的广告收入,对比普通人的收入,也就是相当于他们的两三倍。 但他们已经感觉很多很多了! 具体是因为什么? 张寒也搞不懂。 毕竟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专门研究了解过,谁也没有办法说出个四五六来。 “就是他呀!” 一说年入千万的高中生,那些之前提出疑问的球迷,一个个跟着疯狂点头。 他们可能不知道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张寒,却没有办法无视年入千万的第一高中生。 “如果是他的话,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高中第一明星选手了。” 实力是不是最强的? 这个东西,全国十几万棒球男孩儿呢,谁也不知道张寒究竟排在什么名次。 大家只能猜测他大概所处的位置。 应该位于所有高中生选手金字塔的最顶端。 至于具体的名次,这又不是网络游戏,能够统计具体的战斗力。 他们怎么可能排的出来? 但要说第一明星选手,那肯定是张寒。 别的都不用管,看看人家现在的收入,估计很多职业选手都只能眼巴巴看着眼馋。 “我就说那些女孩子,为什么那么迷张寒了。” 刚刚来球场看比赛的人,可能还猜不出来,看台最前方的那些女孩子究竟是支持谁的? 但是现在,看到原本安静的女孩子们,直接将手里的彩带挥舞起来,跳起应援曲。 他们要是还猜不出,这些女孩子究竟是来支持谁的,那他们就真的应该到医院去检测一下自己的智商了。 没准还能办一个脑残的证呢。 至于这些女孩子为什么喜欢张寒,这也非常好理解。 首先就是这个国家崇拜强者,张寒毫无疑问就是强者,豪门球队的核心主力,还拥有那么高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张寒一年的收入那么多,估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年少多金啊! 要知道现在的张寒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他身上的商业价值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开发出来。 等他以后进入职业球队,算上他高昂的薪水,再加上商业价值的收入。 眼前的张寒,在不少人的眼睛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小金人儿。 当然啦,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张寒有一张让人迷恋的脸。 拍杂志的时候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这个还好理解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