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窘境-《建一座城市给你看》


    第(3/3)页

    初中部主要招收关山乡本地的学生,高中部招收古城县北片几个乡镇的学生,包括关山、赛牛、虎洼、新河四个乡镇和铜羊的部分学生。

    因为铜羊镇是古城县第二大镇,铜羊高中也是除了古城一中之外,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第二高的高中。

    北片乡镇比较好的学苗,除了到一中之外,多数都到铜羊高中上学。

    轮到关山高中,就是所谓的比较差的学苗。多年来,关山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始终在4%~5%之间徘徊。

    因为经费少,有限的经费,也优先满足一中和铜羊中学这样的学校。

    财政状况比较好的乡镇,会给学校一部分投入。象关山这样的穷乡,想给学校钱也没有。能满足取暖等日常教学秩序的基本费用,就已经不容易了。

    “二哥,需要多少钱?”

    “已经算过好几回,乡里的砖瓦厂,答应给一部分砖瓦,这个不用花钱。我们打算组织老师学生,到秋河和二道河里捡一些石头,筛一些沙子,攒一些石子儿,这个也不用花钱。到时候用车拉回去就行。”

    “木材各个村里给一些,乡里给一些,也不用花钱买,就是加工花点儿钱。剩下的就是门窗玻璃,五金电料,桌椅,人工这些东西。至少也得五六万。”

    “行,这个钱我给你拿,人工机械什么的,我从特产城这边出。”

    “不过,我这边人工和钱也很紧张,短时间内不行。等到暑假的时候,我给你们彻底翻新重盖。”

    “既然弄一回,就挺个几十年,总不能隔几年就折腾一回。”

    “那就最好了,我就担心出事儿。要是房子倒了,死伤几个学生,可就是大事儿。”

    “吴校长还要推荐我接他这个校长,就学校这个样子,当这个校长有什么意思?”

    这件事儿李虎城了解。

    关山中学穷,老师不愿意在这里待着,总想调到铜羊中学和古城县那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去。

    没钱,教学的仪器设施什么的,也买不起。理化教学连个实验都做不了,更不用说比较正经的实验室了。

    教学质量不高,也招不到好学苗,成绩就上不去。

    这样的中学校长,责任不小,难出政绩,没人愿意干也正常。就跟那些村的村长,其实是一个道理。

    “二哥,你们学校就没想过别的办法突围,比如超过古城一中?”

    什么?超过古城一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