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遍地都是钱-《建一座城市给你看》
第(2/3)页
从经济上来说,河口其实跟古城的联系更多一些。他们购买一些大件物品,更多的是到古城或者绿江,而不是草河和溪水。
这种经济上的纽带联系,就是郭卫兵决定促使河口融入关山经济圈的原因。河口能从关山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他要在关山周围的古城各乡镇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让河口抢占先机。
机会就是那么多,你抢先一步,就比别人占据了优势。
河口乡的沈乡长明年就退休,李千寻是个很有才华的女干部。先把她放到河口副乡长的位置上锻炼一年,能够做出比较亮眼的政绩,明年就能顺理成章的接替沈乡长的位子。
跟关山的合作,就给李千寻提供了一次良机。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一定要紧紧抓住。”
“郭县长,要不要我通知一下李千寻,你跟她谈谈?”
“也好,明天你安排个时间,叫她过来一趟。我跟她谈谈。”
云望海一回来,就把李秋德、云望山、李春德召集到一起,说了到草河考察的经过。
“我觉得这个水泥厂可行,你们就觉得怎么样?”
“嗯,不错,如果那里的资源没有问题的话,问题就不大。关山今后需要大量的水泥,市场不会有什么问题。”
“目前看来,改革开放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今后的建设工程会越来越多。”
“东北这里虽然比咱们那里晚了一步,但是早晚也要走这一步。这个时候就是咱们的机会。”
“他们极度缺乏资金和有市场意识的人才,李虎城这样的人,在这里毕竟只是极少数,这恰恰是咱们的优势。不妨叫企划部那边来人,到这里详细考察一下,做个可行性研究。如果可以,就尽快上马。”
李秋德说道。
“我觉得咱们的思路还可以再拓宽一些。水泥属于最基础的建材,既然建设,就要有装修,白水泥主要就是用于装修的,不妨把白水泥也考虑进去。高岭土资源不是到处都有,草河的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就是咱们的机会。”
“还有大白粉、腻子,我看也可以考虑。”
云望山说完,李春德也接着补充。
“他们不是有个小陶瓷厂么,买下来估计也用不了几个钱。工程上需要大量的瓷砖,这个市场也很大。”
“咱们有综合商场,不妨就设一层建材市场。目前关山还没有一个建材商店,都要到铜羊和古城去买,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