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损耗不起了-《诸天武神路》


    第(3/3)页

    但是一边是他少时的梦想,一边是自己的嫡亲弟弟。

    在自己母亲去世的时候,自己母亲攥着自己的手让自己好好照顾弟弟,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做到。

    这是不孝。

    没有照顾好弟弟这是不仁。

    弟弟死了自己却不能为其雪耻报仇这是不义。

    自己义兄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却在打义兄这天下的主意,这是不忠。

    他赵匡胤,难道就是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小人么?

    他不由开口:“先生,你说我该怎么办?”

    在一旁沉默不语的赵普听到赵匡胤的话,他也沉吟了起来。

    作为赵匡胤的谋主,他对于自己主公跟主公弟弟的感情可是极为了解的,他心里自然是想要让主公暂时忘记这仇怨,先把目前最重要的大事做好,等大事已成,再要报仇,还不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但是这话他怎么能说得出口。

    靠自己主公这神态,明显是想要为那个纨绔弟弟报仇的念头占据了上风。

    赵普乃是儒门的当代传人,一身浩然正气的修为已至化境,同样是天下有数的高手,一样诸邪避退,水火不侵犯,他同样是立在雨中,看着自己主公一脸犹豫的神色,心里暗叹了一声。

    在他的记忆中,他投效的主公果决勇毅,杀伐决断,绝不可能想现在这样犹豫寡断。

    显然是被赵匡义的死影响到了。

    他心里也不由更加埋怨那赵二,是都死了,都让人不省心。

    不过他身兼振兴儒门的大任,对他来说,让自己主公的大事成功,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毕竟他们儒门的上一次兴盛都要上溯到唐朝玄宗朝时了,当时大儒张说、张九龄先后拜相,他们儒门何等的威风,可惜的是同时还出了一个惊才绝艳天下无敌的李林甫,凭着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他们儒门自汉武之后的大兴给打下去了。

    之后便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他们儒门好不容易籍着科举大兴而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的气象,也终究是在两三百年里又损耗殆尽了。

    到了现在。

    他们儒门只余下了大猫小猫两三只,已经再也损失不起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