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百圣齐鸣(4k)-《长生从聊斋开始》


    第(2/3)页

    文气青鸟盘旋贡院上,而且聚集的青华文气越来越多。

    所有考官都大为震惊。

    向来文气是肉眼瞧不见的,可现在这些青华文气,愈发凝实。稍有学问,或者有些定境功夫,都可见到。

    而且文气凝聚的速度没有丝毫衰减。

    “八股文条条框框太多,决计出不了这般肆意的文气。想必是某位考生在写策论。”

    “这是何等策论,才能引动聚集如此多的文气。其他考生的文气都黯然失色了。”

    “一枝独秀。”

    “神都文气今日共一石,此文怕是要独占三斗。”

    “或许不止,那文气还在增加。”

    此刻许多举人都抬头看着天上。

    越是学问精深的举人,面对这样的冲霄文气,越是难以落笔,心神不宁。

    黄梦已经搁笔,面露苦色,“定是秦兄,真是教人高山仰止。”

    他颇有些无奈。

    可一想到自己居然从童生试开始就和秦兄交手,虽然次次落败,也心里不免泛起与有荣焉的感觉。

    他每次都和秦川在同一考场啊。

    …

    …

    神都城外,玄都观附近有座桃山,桃山另一边便是书院。

    这时书院的学生以及讲师们,趁着今日春试,登桃山春游的人很少,登上了桃山。

    桃山正好对着神都东华门,登上桃山,一眼看过去,依稀能见贡院的轮廓。

    这些学生、讲师不是历年科考选拔出来的精华。

    书院规模一向不大,学生有定额,不能超过七十二名。大多时候是不足额的,讲师一向也不足十个。

    最多时也只有十个。

    这七十二人个个神光内敛,有几名讲师,气息莫测,眼神里偶有一丝电光闪烁,令人生出对天道般的敬畏。

    这是学问触及到天道的表现。

    目光生电,连阴神大成的修士,甚至显圣修士,都未必敢在这等人物面前显露阴神。

    这些学问精深,放出去多是一方大儒的学者,此时登山望贡院之气。

    “今年举人挺多的。”

    “确实很多。”

    “仅仅是很多。”

    “如今书院名额只差两个就满了,不知道这些人能不能填满名额。”

    “大抵是不能吧。”

    “先生的名额还有一个,我们努力努力,争取当上先生,空出一个名额来。”

    “如今九个先生个个都身负浩然正气,大先生更是养气四十年,没养出浩然正气,反正我是没脸当先生的。”

    “哎,浩然正气确实太难了。”

    “咦,那是什么?”

    “文气?”

    “青鸟形状的文气。”

    许多书院的儒生不淡定了。

    他们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科进入书院的名额,已经确定一位。”有书院儒生感慨。

    “怕是下一次的圣人试,此子当在前十之列。若是入众圣殿进修一次,稳定榜首,那也是情理之中的。”

    有讲师摇头叹息。

    后生可畏啊。

    …

    …

    皇城大内,摘星楼上。

    梁帝如今没有立皇后,后宫以东鲁候之女静妃为首。静妃入宫十数年,梁帝对其甚是宠爱。

    宫闱中,一向有阴私传闻,说静妃三年多前生过一场大病,几乎去鬼门关走了一趟,但是阎君没有收她,才还阳复生。

    又有一说是大国医李世静出手,静妃才能死而复生。

    能从鬼门关回来,反正是一场天大的福气。

    但也有阴谋论,静妃之所以能执掌后宫,乃是因为她背景深厚,且入宫多年没有子女,不会陷入夺嫡事件,才会得梁帝信任。

    如今梁帝有三子,太子是皇后所出,名位最正,可是做了四十年太子,令梁帝十分忌惮,扶持了晋王、齐王与其对立。

    晋王、齐王都已经及冠,梁帝硬是用各种借口,将他们留在神都,没去就藩,对太子的忌惮,哪怕神都的路人,都知晓了。

    越是如此,太子越是战战兢兢,不敢露出丝毫不满。

    梁帝带着后宫妃嫔,以及太子、二位亲王等登上摘星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