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甩锅,纯粹的甩锅。 “着尔颜石等人会同太子筹一良策,安我大梁,救我百姓。天下一日不安,百姓一日不宁,朕一日不迁回禁城。” 这一段话不停在黄梦脑海里回荡。 儒门视君王如父。 正因如此,皇帝真下了这样的旨意,朝堂的理学之臣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推卸责任。 他们用理学塑造的万世不易的纲常。 到头来会培养出梁帝这样的一个怪物来? 秦川若是探听黄梦的心思,肯定会轻轻一笑,这才哪到哪?不说梁帝,也不说他学明史了解到和梁帝一个模板的嘉靖。 还有那鞑子中有个十全老人,更是把帝王心术学了十成十。 可是,帝王的正道,岂能只用在权谋上? 黄梦:“秦兄,当真会如此吗?” 秦川微笑:“黄兄觉得这份罪己诏,能不能算是稍稍解开眼下的困局。” 黄梦沉默无言。 大臣们肯定是想让梁帝下罪己诏的。 天下事糜烂至此,到被秦川在殿试上揭开,根本无法掩盖了。 但凡有一点良知,都不会把真相淹没。 朝堂人心各异,这件事你参加了没有说,不代表别人不说,到时候不说反而成了罪过。 他们眼中的亚圣,可以说是一个人冲锋,攻破了天下最坚硬的堡垒。 何等壮烈。 他们连说句公道话都做不到的话,简直是无地自容。 于是群臣才会跪在万寿宫外。 等着皇帝自己跟自己和解,下个罪己诏。 样子功夫总得做一做。 还能真因为亚圣的话,将他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人家可是句句属实。 而且是文动百圣的亚圣,连中五元,默认的状元公。 天下读书人都看着呢。 如果无罪而诛,大梁朝的法统,也会到此为止了。所以正常的思维就是梁帝要么下罪己诏,要么把秦川打落圣坛。 可大臣们万万想不到,梁帝居然无耻到这地步。 唯其无耻,方能不败。 真应了俗语,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黄梦良久之后回道:“秦兄,这样的罪己诏,大臣们能答应吗?” 秦川:“怎么答应?谁敢答应?大臣们真要是能拿出这样的良策,都可以直接拥立太子了。可是陛下会给他们那个机会吗?他们若是真照着做了,去和太子商议国策,在陛下眼中,与叛逆有什么区别?” “那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黄梦突然意识到朝堂的水太深了,他要是正常进去当官,能活过一年吗?哪怕他背景算是深厚。 秦川淡淡道:“陛下的意思不重要,大臣们是不能接受陛下的这份罪己诏的。所以他们一定会请陛下回宫,署理国政。陛下的手段高明在于,他要开一扇窗,大家不同意,于是陛下这份罪己诏干脆是把墙给砸了。这样大家就能同意陛下真正要开出的条件。” 黄梦才意识到皇帝无耻罪己诏背后,还有这样一层用意。 他已经默认皇帝会发出这样的罪己诏了。 因为根本找不到更合适的办法。 秦川幽幽道:“那时候,才是我和皇帝陛下真正开始较量的时候。” “秦兄此话何意?” 秦川轻笑一声,“黄兄还不明白啊,我的矛头指的从来都不是陛下。直谏是臣子该做的事,而不是圣人该做的事。” “圣人当如何?” … … 传了罪己诏,林公公回去复命。 “陛下,奴婢已经传下旨意了。可是这样……” 梁帝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容,甚至有些小得意,“你以为朕真的要和这位亚圣公见个死活不成。林海,你不明白的,当他最后说出那句话时,他的对手不再是朕了。” 说到最后,梁帝眼中露出极度的厌恶,却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赞赏。 “奴婢愚钝,不明白陛下说的意思。” 梁帝平淡道:“是理学,是天下。” … … 秦川突然对着黄梦笑了起来,身上有种莫名的圣德光辉。 他走到江冲偷听的墙边,负手而立。 江冲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可是顿时觉得自己渺小如尘埃,微不足道。 而这时他听到了秦川的话语。 “以一人敌天下,何所道哉!”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