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川不信自己会死。 他平复心神,元始道相横压心海,不灭之意,油然而生。 太极符印死寂沉静,超脱生死。 元神如天河流转,生生不息。 他询问黑山老妖得道飞升的事,反而看到了自己的命运,真不知自己和黑山老妖有何羁绊? 那个七杀石碑难不成是黑山老妖所化? 旁边的血池莫非是当初遇见黑山老妖时旁边的水池? 天书是基于什么缘由,推断出他的未来会躺在那个血池里? 亦或者那个血池的尸体根本不是他,只是长得像,或者跟他有关? 这个画面只能使秦川警惕,而不是忧心忡忡。 我命由我不由天。 天书显示的画面不能决定他的命运。 这只是天书基于他现在的情况,做出的一段推演。 即使真发展到画面的情况,难道有他的尸体,就真证明他死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秦川带着复杂的心绪,离开众圣殿。 这件事,后面得再问问黑山老妖,兴许它有不同的答案。 秦川怀疑,自己初见黑山老妖时,对方早已有预感。 他遇见黑山老妖,绝非一件偶然的事。 总之,秦川必然和黑山老妖这位绝世妖仙,有着某种神秘的羁绊。 … … 月圆之夜,东湖一场即将发生的绝世大战,牵动神都上下沉重的心。 国师,白猿妖仙。 这一战的胜负,某种意义上影响到接下来大梁对蒙元一战的走势,若是国师胜了,神都会士气大盛。 因为一个妖仙被大梁国师击败,某种意义上,敕封国师的大梁,气运也会更上一层楼。 气运是很玄妙的事物。 如果一个人气运很盛,却败在另一人手上,那么他的气运会被胜方夺走一部分。 在神都上下都关注这一战时,隆庆来到太仆寺的监正院舍。 以往都是他主动来拜访秦川,这一次是得了秦川的召唤。 这半年来,他拜访过秦川好几次,每次都获益良多。 外人都以为秦川是当今亚圣,元神真人,超脱世俗。心学的学问,也被理学抨击为空谈之学,流毒无穷。 可是当真在用心请教后,隆庆才深知: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生是不屑于和这些人辩解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先生对他说的很多话,实则不是务虚空谈的言论,不说心性,而是以坚韧之心和知行合一的道理,去看待世间的问题。 国运论,开海! 这是秦川对隆庆传道授业的主要部分。 他几十年来,首次对治国平天下有了如此深刻的认知。 越是如此,他越渴望得到真正的权柄,好大展一番手脚。 在此之前,他极度忍耐。 因为只要不犯错,那执掌天下的权柄,迟早是自己的。 他想起这半年来,两个弟弟传出闲言闲语,说他越来越木讷,在朝堂政事上愈发唯唯诺诺。 他心里也不由泛起冷笑。 他们怎么能明白,现在的局势,他表现出的才能越高,越会引起陛下的忌惮。 终于来到监正院舍里,隆庆看到先生负手立在院中,好像存在这个世界,细细观察,又好似不存在世间。 在出世入世间,徘徊不定。 “恭贺先生,修为再有突破。”反正无论如何,先称呼赞美先生便是了。 秦川对着他一笑,“到了我这地步,哪里有那么容易突破。元神的道路很漫长,不是你可以想象的。今天找你出来,是有事问你。” 隆庆对修行的了解不是很深,因为安平帝的缘故,对此还有些排斥。他以为一个人的责任是天生的,既然坐到那个位置,就不能太过自私,枉顾天下人。但他也知道元神真人是地仙。都成仙了,还有那么远的道路要走吗?不过秦川在他内心里,一贯的高深莫测,这个疑问一闪即逝。 “先生请说,隆庆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秦川淡淡开口:“我想伱应该对慕容太师的资料很清楚,找你来是想问问他的情况,以及现在的行踪。” 慕容太师用兵如神,虽然率领大军攻破山海关,蒙元大军直杀到青杀口,但他的行踪依旧飘渺不定。 大梁绣衣卫和镇魔司的情报能力,应当能找到对方的大概位置。 秦川不想扑个空。 至于幽玄老祖,据说限于某种原因没进山海关。 而且秦川对幽玄老祖的资料,早已有过详细的收集。 毕竟因为白狼王的事,秦川和幽玄老祖是有因果的,这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秦川不得不防备一二。 隆庆听秦川这样问,心里一突,难道? 他很快将自己所知告诉秦川。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问他:“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趁现在提出来,我大抵是不会留在神都了,往后会回陵州定居。” 隆庆不由十分失落,但还是振奋精神,将自己对国运论、开海等事的疑问,一一朝秦川道来。 秦川没有做具体的解答,而是不断抛出问题,这些问题正中隆庆那些疑问的关键。 他只要顺着这些问题去找寻答案,大梁国运、开海的事情,就会愈发条理清晰起来。 他最佩服秦川的一点是先生从不把王朝的灭亡归结于简单的天命,而是深刻从各阶层来分析。 比如土地兼并一事。 如果是他原本那些老师,提出最深刻见解无非是地方豪强为富不仁,趁着灾年大肆兼并土地,逃避税赋,使朝廷的财政收入年年下降。 可是世事不能一概而论。 都说士农工商,难道百姓当真愿意种地? 种地是天下最辛苦的事,还要受到最多的压榨。 官府的苛政,往往也是百姓抛弃田地的缘由。因为这事费力不讨好。 土地兼并的原因是很复杂。 譬如东南一带,商业经济发达,许多百姓抛弃田地,入城找个生计,往往都比在土地里种粮食过得强。 都说农民保守,其实农民根本不保守,只要哪里活得好,他们就愿意去。 总之,秦川告诉他治国如做菜,一定要实事求是,一颗白菜,做出花来,也不能做出红烧肉。 秦川还取出一本书,交给他。 “此物名资本论,有些观点过于惊世骇俗,而且也不一定适合如今的世道,我传给你不是要照着上面的观点去做事,而是希望你能从中获得启发,理解这本书的格局和高度。 都说大梁朝要完,但怎么完是你可以决定的。命运并非无可阻挡,只在于你有没有看到命运的另一面。” 关于资本论,秦川自然做了一些删改,使其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但有些核心要素依旧保留。 当隆庆理解吸收其中的精华后,兴许大梁这艘破船还能重新起航,走上大梁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 而且他还希望隆庆发展格物院。 将格物致知和道术结合起来,有没有搞头? 这个世界因为存在神通道术,有些发展是停滞甚至倒退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