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川讲道太极。 三天三夜过后,某一刻,秦川心中一动。 元神中正在演化太极图的太极符印,自泥丸宫飞出,腾空而起。太极符印不断旋即,好似长鲸吸水一样,鲸吞天地间的无形气机。 霎时间,无穷天地气机、人道意念、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的灵机无穷无尽地涌入旋转的太极符印。 轰! 一道恐怖至极的轰鸣声,贯穿天地。 连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建木,青藤般的根须剧烈颤动,似要震荡到那扎根诸天万界的母体当中。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一刻,整个陵州府都天地陷入纯粹的黑暗中,更无任何声音出现。 仿佛一瞬,仿佛亘古。 黑白之气流转虚空。 所有人抬眸看过去,有峰峦似的水墨在虚空作画,染出一张巨大无比太极图卷,涵盖天地。 “秦子之道,居然化出一张太极图。” 无数人仰观苍穹,露出不可思议的震撼神情。 “声势如此浩大,难道是得了那件先天至宝的灵韵。不……不可能……”伪天庭的伪天帝虚影发出不可置信的语气。 太极图出现,震撼大梁九州生灵,四海水族齐齐震动。 不知过了多久,太极图化为流光,到了秦川身边,化成一袭太极法衣,穿在秦川身上。 据传上古有如来袈裟,为本方世界法衣之首。 而这太极法衣,刚一出世,怕是就能与上古传闻的如来袈裟一较高低。 … … 秦川身着太极法衣,回到八卦炉前。 炉火烈烈,秦川心中寂然。 凭太极演绎太易之道,秦川看穿未来。他现在的修行,居然还是不能渡过那场致命的天劫。 八九玄功的变,可以帮他避开天劫。 但是避劫不是他想要的方法。 看似他有许多办法,可以对付天劫。 实际上渡劫的办法,只有一个。 化! 唯有千变万化的化,才能帮助他渡劫。 渡劫,亦是化劫。 秦川很清楚,他的元神和肉身,到了这个阶段,除非渡天劫,否则很难有质的蜕变。 而天劫的时间,只有百年了。 天劫的临近,如同一场注定难以渡过的死劫靠近。 秦川越是强大,越是能体会即将靠近天劫的凶险。 他之所以还没有渡过天劫的把握,原因在他的道还不够完善。 他在秦圣世界掌握了先天圣德大道的神髓。 他的道却不只是圣德。 还有杀戮。 以圣德心,掌杀戮剑。 内圣外王。 内圣足够了,还差外王。 他用太易经卜卦。 连续多次,都只得了一句提示。 “上清劫灭,灵山不存,佛铃断绝。” 太易经推演自身未来,得到这一句话,几乎便是遁去的一。 “上清劫灭,灵山不存,佛铃断绝。”秦川反复咀嚼这十二个字,想要参透真意。 如果按封神演义的说法,上清灵宝天尊便是通天教主。在封神故事里,本来承继上清道统的多宝道人,被渡化去西方教,成为灵山世尊。 这是一段天大的因果。 灵山不存,佛铃断绝。 难道这就是他要做的事,他的渡劫的关键? 可是此世无灵山,真是传说中的灵山,他现在也对付不了。 哪怕跟本方世界的伪天庭一样,他只需要对付一个伪灵山,那也不是轻易能对付的。 灵山何处寻? 这个问题秦川有了一点眉目。 先暂时搁下灵山的事。 “上清劫灭。” 这是卦辞的开头。 秦川脑海里泛起《上清宝诰》关于上清的记载, “居上清境,号灵宝君。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炁。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上清修劫灭之道,亦能开天。 封神故事里,最后通天教主要重炼地火水风,再开世界,便是应了此意。 他得玉清元始符诏,太清太极符印,可以说得了玉清、太清的烙印,唯独没有上清烙印。 “难道……”秦川心里隐隐升起一股明悟。 他得玉清、太清缘法,难道便是为了应上清劫灭这段因果? 上清和灵山的因果在何处? 不,不是灵山,而是西方教,是佛门。 封神故事里,佛门广大,度化红尘三千客,其中多少是上清门下。而且多宝道人,论地位可是上清正经的嫡传,承道之人,便如此上了灵山。 这是何等因果? 玉清、太清……这些算是他被动得到的缘法,没有多少主观意识在内,而上清缘法,须得亲手去争,去取。 上清截道,何尝不是充满争竞之意。 他须得主动入局。 局在何处? 在灵山。 灵山在何处? 这世间本无灵山。 “不,灵山是有的。” 秦川心中那点眉目,逐渐慢慢扩大,心海里缓缓现出三个字。 “西游记。” 他写过大圣传的开篇,正是西游记的开篇。 西游记前面故事的主题是大闹天宫,后面故事的主题则是西天取经。 一个是齐天大圣,一个是斗战胜佛。 西游尽头便是灵山。 九九八十一难的尽头便是灵山。 他写大圣传,进的是灵台方寸山的近乎真实的幻境。 若见灵山,未必要续写大圣传。 当从五百年后说起。 秦川心里生出想法来。 他取出春秋笔,以自身人仙之血为墨,开始落笔。 轰! 刚落下第一笔,世间最上等的宣纸,化为灰烬,半点不存。 “根本无法落笔。” 比上次写大圣传的开头还要可怕。 不是笔的问题,不是墨的问题。 问题在纸。 春秋笔、人仙血,究竟什么纸,才能配得上这两样事物落笔? “总不能是人仙之皮?”秦川想到这,又摇了摇头。 太过邪异。 妖仙的皮毛? 大概也是如此。 秦川脑海里,闪过种种灵物、异物…… 梳理过一遍后,一件事物在秦川脑海里成形。 “天书!” 不错,正是天书。 唯有众圣殿的天书,才能承载秦川的春秋笔、人仙血。 既然想到,秦川便事不宜迟。 筋斗云。 一纵八千里。 … … 神都,众圣书院。 刚刚领悟天命境的王夫子,忽地心中一动。率着顾亭林等,以及一众书院学生到书院大门口迎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