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 通过重复, 情绪被叠加,双倍的爆炸! 听完整首歌黄知秋的心绪久久不能平复,“感染力太强了!!!歌词真的绝妙!” “无论词曲还是演唱者的演绎,都要胜出我的《离开》一筹。” “佩服!” “不愧被称之为鬼才!” 这位大黄蜂对《吻别》极致认可。 但与此同时他又感到极致的兴奋,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强劲的对手,那强烈的好胜心驱使着他疯狂地想要赢取一场胜利! 一场高规格的! 酣畅淋漓的胜利! 在黄知秋听完《吻别》的同时,无数粉丝也已经听完,歌曲评论区评论宛若潮涌。 刷爆了! “还听炸了!” “这首歌有点魔性,听着听着就不自觉跟着哼唱。” “我也是,听着听着就唱起来。旋律很简单,也不需要太多的歌唱技巧,我这个唱歌废柴竟然也能听一遍就跟着唱,我只能说安神yyds!” “歌词层层递进,到了后面情绪真的是爆发。歌词太妙了。” “听完后脑海里就一直有一副画面:夜晚,一条无人的长街,吹着风,下着雪,一对分手的恋人吻别后各自转身,向着街道的两头走去……” “很同情这个失恋的家伙。” “凄美且富有感染力的一首歌。” “绝对是经典级别的情歌了。” 《吻别》获得了粉丝们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还有人有另外的发现: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听完《离开》,再来听《吻别》,感觉会完全不一样哦。” “我试过了,《离开》简直就是《吻别》的完美铺垫,按照这个顺序听,《吻别》的情感会更加浓郁。” “大黄蜂:这么说我的《离开》成了背景板?” “安神:不不不,是长达三分四十秒的前奏。” “哈哈哈!笑死我了。神特么三分四十秒前奏,评论区果然个个都是人才。” “我是说真的,不信你自己去试试,然后就知道那种奇妙的感觉了。” 于是乎大量的粉丝遵循了这种建议。 先去听《离开》,然后再回来听《吻别》,之后疯狂调侃: “我怎么感觉大黄蜂这次成了垫脚石?” “哈哈哈,恭喜《离开》获得最佳配角奖。” “感谢《离开》的精彩表演。” “从《离开》到《吻别》长达三分四十秒的距离……” “别说话,吻我!” 有好事的粉丝竟真的把两首歌合二为一,制作成全新的版本发布在网上,引来无数人的围观。 林瑶听完《吻别》后直呼神作。 然后她实在没忍住,发了一条微博并@陈平安: “偶像,能不能教我写歌?”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