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夜访伯格曼-《胜诉才是正义》
第(2/3)页
……
事情依然没有结束。
沃德法官在他的裁决书里说过,经过法院内部抽签,这个案子将由杰拉德·戈特尔法官在1968年10月10日来重新主持听证过程,目的在于再度重点核查证据或者说核查重点证据。
杰拉德·戈特尔法官年过五旬,一脸严肃,以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而闻名,而且办案泼辣很少受其他因素干扰,这大概和他在被任命为纽约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前曾在该院担任过联邦治安长官有关。
露丝伯格对此又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海因斯归你,其它的交给我!可惜还得等半个多月……”
看她的意思最好是下午就和所罗门在法庭上决一死战。
“可是,露丝伯格小姐,我,我还没执业资格啊……”爱德华提出了关键问题“我可以和你一起出庭,但是只能看不能担任辩护或者质证等工作。”
爱德华心里琢磨:“大姐,这回你就别抓我差了。虽然不好意思明说,但这个借口,你怎么也没法反对了吧?”
他继续说道,“虽然我之前也参与过两个案子,但也都没在法庭上发言。”
“这也确实是个问题。但上次面对海因斯实在让我恶心坏了,和这样的蛆虫对话,哪怕是合众国法律规定的,都会让我感到生命被浪费。上帝赐予我生命是为了替法律工作,而不是去教导那个可笑的小丑!”
“废话,我穿越过来也不是为了给你打工啊!”爱德华心里嘀咕着。
虽然牢骚,但他得承认一点,这份工其实挺爽的,或者说是痛并快活着。
压力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大,以至于他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难怪在年纪轻轻且私生活检点的情况下要去找汉森支援小药丸。
但在这种超强的压力下,人的潜能也会被激发出来。
通过卷宗分析和法条梳理,爱德华对这个案子的任何细节都可以做到信手拈来的地步。
露丝伯格对此非常满意,不但连连夸他聪明努力,还给他指了条生财之道,等案子结束后,爱德华完全可以把和案子相关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以连载的形式向大型报刊投稿。
通常诸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之类的严肃报纸都有法律专栏,负责的编辑记者都是名校法律系出生,兼具了记者的敏锐性和法律人的专业性,有这些人把关,报纸的法律专栏可读性和专业性都非常不错。
记者不但自己写也喜欢向专业人士约稿,这样不但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而且也能借机会和大律师、大法官们搞好私人关系,而后者也乐得通过这种渠道合理合法的赚外快,同时结识相关记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