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大会在雄壮的歌声中圆满结束-《胜诉才是正义》


    第(3/3)页

    论辈分比爱德华乃至婴儿潮要高上不止一代。

    不管是他的拥趸还是敌人都公认这家伙是个疯子,但没人否认他杰出的头脑,对他一直有种惋惜的观点,“如果他不这么乱来,那大概会是第二个惠特曼或者艾略特”

    但怎么说呢,如果没有搞基、乱x、嗑药,那他肯定不会比鲍勃迪伦都火……

    这些恶习毁掉了一个伟大天才,但如果没有这些,他大概也就是一个平庸而普通的天才罢了……

    爱德华对这路人敬谢不敏,但佩服还是有的,艾伦·金斯堡算是功成名就,不管在诗歌、文学运动、旅行、摄影、哲学和哲♂学方面都是时代的带头人。

    他完全可以躺在铺着天鹅绒床单的king    size大床上等各种年轻美丽的肉体送上门来。

    但人家却老当益壮老而弥坚,以爸爸辈的身份,毅然决然的走在示威队伍最前列。

    在抗议政府的同事还顺便试图掰弯直男,可谓公私两不误。

    更妙的是,还能从戴利推土机下安全脱身,说明他老人家能纵横江湖二十载,到低是有点真东西的。

    想想也是,在五十年代公开取向后,带着自己的伴侣在全国旅行,竟然没被抓到精神病院去,没两把刷子能行?

    虽然未知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口诀,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能暗合,确实是天赋异秉。

    但爱德华的记忆里倒是有点关于此人的碎片:

    八十年代北岛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总是打领带”,艾伦金斯堡回到“那样我男朋友的双亲大概会比较喜欢我一些”可见再叛逆的人生在现实面前也得低头,当然这是后话。

    “是嘛?……”爱德华听到汉森的话,他脑子里又有了个新的想法。

    此刻,现场的气氛似乎有点下降。

    汉森连忙跳到台中央,带头高歌起来

    “大m,大m,

    lsd,lsd

    大学生制造它,

    高中生吸食它,

    为什么我们不能

    为什么我们不能”

    很快演变成了大合唱。

    在未必雄壮却绝对嘹亮的歌声中,大家纷纷慷慨解囊。

    爱德华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他觉得魔幻现实主义不过如此。

    他脑子里忽然想起前世常见的报道结尾“最终大会在嘹亮的xx歌曲声中顺利闭幕”

    这话似乎也能用到眼下,但总觉哪里有些不对。

    ……

    接下来。

    汉森会非常非常忙碌,他会不停的穿梭在纽约和康州之间,到处去扇动,哦,应该说是发动群众,引发他们对华尔街的仇恨。

    这样说其实也不恰当,大凡正常的米国人就没有不讨厌华尔街的,缺的无非是个由头以及组织而已。

    但如何解决信息快速传播问题,依然摆在爱德华的面前最大的难题。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媒体行业垄断这所有的信息传输渠道。

    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四大主力通道,汉森这种惊天动地的“反动”思想,这些渠道肯定是比较感冒的。

    播是肯定要播的,毕竟这是新闻。

    但怎么播,以及怎么对冲怎么抹黑,都是有现成预案。

    米国的媒体对于此类问题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新闻和评论分开。

    新闻强调时效性真实性,通常情况下都会做到尽可能的还原-当然这是以前,之后也开始堕落到使用阴间滤镜的地步了-眼下应该说新闻的成色很高,代表着米国媒体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

    只是

    评论……这玩意就一言难尽了,评论员都是个体,他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对客观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哪怕他公开胡说八道也没有法律能制衡。

    毕竟宪法保护言论自由,某种意义也是保护造谣自由-尽管这并非立法者最初的本意。

    评价公共政策从来就不能从立法者或者推动者最初的善意出发,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再好的法律都会被用到作恶上。

    反过来,哪怕是恶政也会被人从立法善意的角度去演绎为大智慧大慈悲-比如灭霸要扬了半个宇宙生物的骨灰-都可以说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另一半生物得到更好的生活。

    扯远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