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李佑的大唐》
第(2/3)页
不良人都可以直接处理。而且不良人只对皇帝负责任何人无权过问,当然了,这些都是在暗地里,明面上不公开不良人的权利,要是真的公开了,那就会让朝中有些动荡。
除了这不良人,还有杨渠的内卫,内卫的权利也是很大,主要的作用就是监视李唐皇室,还包括了不良人,这是李世民对不良人的一个保险。
李佑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所以他很清楚情报的重要,这也是李佑很早就成立粘竿处的原因,说到粘竿处,其实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组织。
它原来是雍正的一个小班组,粘杆处的产生,起初与权力并无关系。说来有趣,年少时期的雍正,好安静,不喜欢嘈杂之音。
雍正那时还是皇子胤禛,居住在多罗贝勒府中,府中多有大树。
每当到了炎炎夏日,必有蝉鸣。而胤禛又有睡午觉的习惯,如此嘈杂,他根本无法入睡。
便出现了这样一堆人,专门去树上捕蝉,粘杆粘杆,顾名思义,就是用木杆来粘树上的蝉,倒也生动形象。除了捕蝉,这些人也会陪着皇子扑蜻蜓,捕鱼,从事一些娱乐活动。这是粘杆处,最初的雏形。
康熙四十八年的时候,胤禛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折点。康熙皇帝不知出于怎样的考虑,终于注意到这个儿子。将原本是多罗贝勒的胤禛提升为雍亲王。当时的大环境是怎样的呢?康熙皇帝整整在位60年,太子两立两废,却始终定不下来新太子的人选。最让皇子们焦急的是,康熙皇帝竟然丝毫不着急,这样底下的人可坐不住。
尤其是在这么敏感的时期,康熙皇帝竟然给胤禛晋升,其意已经很明显了。康熙此举,让本来就处于激烈斗争的皇子之争,变得更加白热化,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九子夺嫡”。
胤禛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现在暗处,有无数只眼睛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稍有马虎,满盘皆输。于是,他想到了化被动为主动,创立了真正的“粘杆处”。
粘杆处明面上,还是陪着胤禛捕蝉,嬉戏玩闹,在暗地里却积极搜寻各处情报,私密传给胤禛。就这样,胤禛虽然表面上风轻云淡,其实背地里早已具有杀伐决断的帝王气势。
在登基的路上,粘杆处不仅提供了情报,更是为胤禛扫除了很多障碍。粘杆处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血滴子”,暗语就是扫除一切,阻碍或者可能阻碍胤禛的人。可以说,胤禛能够成为后来的雍正皇帝,粘杆处在这一时期,功勋卓著。
李佑将自己的情报组织命名为粘竿处的原因,其实也是想着可以为自己扫清一切障碍,李佑不是杀人魔,但是李佑有着属于自己的理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