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新歌与新节目-《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第(2/3)页

    但《屋顶》和《珊瑚海》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在编排上男女的唱词基本均等,后者则是以男声为主,女声几乎没有独唱。

    沈亦泽想要主推周恩宇,《珊瑚海》自然是最优解。

    他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了江怡宁。

    江怡宁答应得相当爽快,明知是捧周恩宇,给他作配,却没有任何抵触情绪。

    两人看过简谱,周恩宇忙问:“歌词的分配是不是弄反了?”

    沈亦泽认真地说:“没弄反,你的词比宁姐的多,没问题。”

    “这怎么行?”

    周恩宇显然被吓到了,以他的咖位,能和江怡宁合作已是意外之喜,而让歌后给自己作配?他的胆子还没这么肥。

    江怡宁温和地笑笑:“你别紧张。这首歌是庄老师写给你的,你才是主角,我只是凑个数。”

    江怡宁都这么说了,周恩宇便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尽管心里仍有些忐忑。

    然后就是编曲。

    选择《珊瑚海》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这首歌的编曲不难,相较于《夜曲》和《七里香》,说是入门级的也不为过。

    甚至不需要李敬民出手,他和工作室的几个编曲老师合作,一个下午就搞定了。

    歌曲的版权他以30万的价格转让给了金点,基于金点与怡宁工作室的合作协议,之后的制作和宣发将由江怡宁的团队全权负责。

    沈亦泽赶回公司把该处理的文件处理掉,紧接着准备下一个行程。

    下一个行程是跟江南台约在周五的策划案汇报。

    《向往的生活》策划案,他交给赵辉的只是一个骨架,经过赵辉的填充,3000字的文案被扩展到3万字,具体到每一期的制作流程和任务内容,完完全全就是电视台的标准,拿给导演可以直接拍摄的那种。

    “你这是在抢江南台那帮策划的饭碗啊!”

    沈亦泽相当满意。

    赵辉笑道:“我们的目标不就是抢他们饭碗吗?”

    他顿了顿,又说:“其实这种类型的策划算简单的,靠嘉宾自由发挥,我们写写流程就行。那种由主持人掌控全局的节目,台本和讲词都得我们设计,相对而言要麻烦得多。”

    “当然,最难的还是每期一个主题的创意类综艺,虽然创作的过程总是绞尽脑汁很痛苦,但写完那一刻的喜悦和成就感,正是我从事并热爱这个行业的原因。”

    沈亦泽十分认同他的说法。

    《极限挑战》和韩版《跑男》就是每期一个主题的创意类综艺,这种节目的每一期策划几乎等同于一个微剧本。

    别看台上明星玩得飞起,效果爆炸,节目真正的核心却从来不是拿天价出场费的他们,而是幕后这群领着微薄的工资、默默无闻却费尽脑细胞的工作人员。

    文娱产业最理想的生态环境,应该是由创意带来流量,再由流量带来资本利得。然而,资本的短视和逐利性常常导致最关键的第一步被连根切掉。殊不知,流量称王之日,便也是文娱死亡之时。

    所幸的是,这个世界的大环境还没烂到这种程度,他仍有拨乱反正的机会。

    “创意类的综艺,我们会做的,不仅会做,还将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版块之一!”

    沈亦泽看着赵辉的眼睛,神情认真。

    “真的吗?那太好了!”

    赵辉情绪激动。

    “对了,你做的PPT有个小问题——”

    沈亦泽忽然想起一事,将电脑显示屏转向赵辉,指着屏幕说:

    “这份策划的版权我已经转让给公司了,策划人这里不能只写我,还要把公司和你的名字加上,嗯……你就写金点策划部赵辉好了。”

    “我的名字也写上?”

    赵辉有点不敢相信。

    沈亦泽正色说:“我只提供了一个创意,策划大部分内容是你写的,你当然有署名权。再说了,周五你要代表公司做汇报,以不一样的身份回江南台,就要大大方方展示出来,也让对方知道,你绝不是非他们不可。”

    赵辉垂下眼帘,心里波涛翻涌,五味杂陈,沉默半晌,才抬起头来,格外真诚地说:“谢谢沈总!”

    沈亦泽摆摆手:“没什么可谢的!我没有为你做任何事,也没有给予你任何额外的照顾,你所得到的都是你应得的,如果你以后得到了更多,千万不要觉得是我优待了你,而是要相信,你本就值得。”

    赵辉默然片刻,随后慢慢挺直腰背,再看向沈亦泽时,眼中已找回自信的光芒。

    “我明白了,谢谢沈老师!”

    他再次道谢,意味却已完全不同。

    沈亦泽微笑着点点头。他不需要一群畏畏缩缩战战兢兢,因一点小恩小惠就感恩戴德的员工,他需要的是一群从身心到思想都自由且平等的创作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