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让陈夏抓狂的还不仅仅在于缺少必要的辅助检查,关键还在于临床药物种类的缺少。 前世那些耳熟能详的,非常常见的药物在1982年根本就看不到。 陈夏的空间医院里都有,私底下拿出来还行,可这是医院,莫名其妙拿出一些药来,迟早会被抓去切片。 所以他不得不采用一些非常普通、疗效非常一般的药物,最后得到一个非常一般的治疗效果。 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没有辅检、没有器械、没有药物、没有经验丰富的助手团队,光靠一个医生有个毛用。 现在你就算让云华医院的凌然、茶素医院的张凡过来照样没办法动手,只能干瞪眼。 一个小时过去了,检查报告单终于出来了,陈夏一看果然是有炎症,那还等什么,赶紧用药吧。 来了,头痛事情果然来了。 按照后世急诊科的治疗方案,这时候应该上两组抗生素联合“消炎”,再紧急推个甲强龙针,做个雾化吸入解痉平喘,这种治疗下患者马上可以解释症状。 话题又绕回来了,现在没有这些药。 咋办? 凉拌呗。 陈夏只能上一组青霉素针,一组地塞米松针。 吴绍臣弱弱地提醒道:“陈科长,你咋不用氨茶碱?” 陈夏一拍额头,“用吧用吧,反正没无药可用了。” 也不能怪陈夏忘记,实在是氨茶碱在他前世的时候已经很少使用了,因为副作用太多,临床疗效并不肯定,呼吸科的医生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药物了。 可是在八十年代,氨茶碱还是主要的临床平喘药物,甚至可以说是主打药品。 入乡随俗吧,总比不用好点,陈夏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