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出来吧,盛世大唐!-《我老腊肉回来了!》


    第(2/3)页

    震惊与狂喜。

    而随之而来而来更多的,便是羞愧,脸上只感觉火辣辣的。

    身前大哥的冷笑声,仿佛是一根根的冷箭,扎进了他的心脏里。

    南来北往排了大约半个小时的队。

    眼看着就要到自己了,老板却忽然大声对大家说道:“不好意思啊,大家!实在是对不起,祁元的新书《隋唐》卖完了,我们正在找出版社拿货,预计下午就有了!”

    狗屁的下午!

    老子是一刻都等不了了!

    南来北往直接从四散的队伍里跳了出来。

    他准备去往另外的一家书店。

    他拨通了书店老板的电话。

    “喂?老李啊,祁元的《隋唐》你那里还有吗?”

    “有啊!但是这本书你要看吗?你不是在微博上说祁元不会写诗吗?”

    “老李啊,你说什么呢?微博上说祁元不会写诗的是那个叫做南来北往的,和我王浩有什么关系?”

    下午三点过。

    南来北往终于捧着艰难辗转才拿到的《隋唐》回到了家里。

    他先是洗了一个澡。

    然后坐在了书桌前,把《隋唐》的副册,那个书名叫做《唐诗三千首》的副册,先放到了一边。

    前世全唐诗大概有四万九千首。

    而祁元发布的这3000首,就是这将近五万首唐诗里的精品之中的精品。

    南来北往已经大概知道了这个副册里的东西,是核弹一般的东西。

    所以,他选择了先不看这个副册。

    而是打开了《隋唐》的正文。

    公元581年。

    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

    他废除了北周六官,仿照了汉魏的制度,设立了三省六部,以此来巩固中央集权。

    同时,他正式开始推行了科举制,来选拔优秀的人才。

    杨坚开创科举制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之前选拨人才的方法,不好用。

    这之前,基本上沿用的就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主要就是看门第,选人才,谁的出身好,谁就能做官。

    谁的出身不好,谁就没官做。

    而科举,就给了无数的寒门,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

    一个可以跃入上层的机会。

    “这个科举制,很有点东西啊!”南来北往一边看着,一边感叹。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始修建大运河。

    大运河将中国众多水系连接起来,形成贯通南北的运输网络。

    从而带动沿岸城市的发展,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城市,促进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

    而后面的剧情证明了,这个大运河,修得非常好!

    然而,由于隋炀帝急促兴建大运河,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为人民带来了很多负担。

    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占全部一半以上。

    “这个隋炀帝还是有点东西的,但是这个杨广,也太垃圾了吧!”

    杨广这段剧情,看得南来北往忍不住想要吐血。

    杨广手里的牌面,很多的皇帝看到了,都是会笑醒的。

    但是他却在13年内,迅速地败光了这个家业。

    这个剧情的典跌宕起伏,真的厉害!

    怪不得祁元这么有底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上市《隋唐》啊!

    但是。

    马上又要开启乱世了吗?

    两晋南北朝才过了多久,这片中原大地,又要乱了?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看到这一段剧情,南来北往不由得拍了拍大腿。

    这一段剧情处理得好啊!

    要是再来个几十年的战乱,整本书,或者说,整个《五千年》系列,就真的没法看了!

    好在祁元还是很聪明的!

    直接用最短的时间,结束了这段乱世!

    开启了大唐!

    南来北往看到了这里,他合上了书本。

    因为此刻已经到了晚上。

    他打开了群聊,发现群里已经聊得热火朝天了。

    “祁元的笔力绝了绝了!玄武门事变,这段剧情,真的是牛逼啊!”

    “李白,神!”

    “杜甫,牛逼!”

    “大唐盛世,看得我热血沸腾!”

    南来北往赶紧把群聊关了,再看下去,整本书的内容,怕是都要给自己剧透完了。

    而他的微博,还在不停地给他弹消息。

    “xxx”给你评论了。

    到了现在,南来北往已经知道了这些评论肯定没有好话。

    于是他直接把微博卸载了。

    诶,只要我没有微博。

    你们的骂我就看不到。

    那就等于你们没有骂我。

    吃完了饭,南来北往继续看《隋唐》。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了。

    李世民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所以他吸取隋灭的教训,重视百姓们的生活。

    他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尤其是重用魏征等诤臣。

    他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并且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融合,稳固边疆!

    甚至,他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

    整个贞观之治这段剧情,给南来北往看得是头皮发麻!

    剧情太爽了!

    这就是爽文的标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