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和殿。 嬴霜儿高坐龙椅之上,俯视着殿中众臣。 殿中群臣分为三部分。 文臣在左,武官在右,泾渭分明。 而百官前方,又划分出了一道沟壑。 正是大离内阁的七位重臣。 朝会开始后,说了一大堆各地方呈奏上来的小事后。 内阁首辅李廷和捧着一份奏折,清了清嗓子道: “臣,有事起奏。” 嬴霜儿抬了抬眼皮,道: “准奏。” 李廷和站了出来,将手中奏折呈上, “湖州大旱一事,臣昨晚问了在京的一些官员,发现确有此事。” “涉事官员的名单,臣已经记录在册,交给陛下圣裁。” 上官焕儿捧着奏折,转呈给嬴霜儿。 打开奏折一看,几个熟悉的官员名字赫然在册。 嬴霜儿心中冷笑一声。 李廷和交出来的这几人,只是六七品的小官。 她根本不信,这几个芝麻大小的官员,能欺上瞒下将湖州大旱这么大的事情压下来! 其中,必有内阁大臣参与。 不过,现在还不能和他们撕破脸皮。 “窦淮、赵知立、薛灵韵、林泊……” 嬴霜儿念出奏折上的几个名字。 大殿内几名臣子,早有预料地站了出来,脸色惨白。 “锦衣卫何在。” 嬴霜儿猛然合上奏折,喊道。 殿内两侧涌出来数十名锦衣卫,手按在了腰侧的绣春刀上。 “拿下!” 嬴霜儿冷冷地看了一眼,毫不留情。 涉事官员也没有喊出求饶、冤枉。 他们昨晚接到通知,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死期。 他们死后,家中的老人颐养天年,孩子会上最好的私塾,将来恩荫一个官职。 死了就死了。 这几名官员被锦衣卫拖在,在午门斩首示众。 一位名为陆柄的锦衣卫总旗,回到大殿拱手道: “启禀陛下,窦淮在内共七名罪臣,已经伏诛。” 嬴霜儿摆摆手,示意他退下,眼中却打量着几位内阁大臣的表情变化。 李廷和几名内阁大臣,听到窦淮等人的死讯,连眼皮子都没抬。 好像他们是真的清清白白一样。 “将窦淮几人首级,送往湖州示众。” 嬴霜儿端坐在龙椅上,接着说道: “涉事官员处理完了,咱们该谈谈灾情的问题了。” “如何抗旱,如何救治灾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