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呵呵,我本来不想买这幅,是晓宝推荐的。”陈建平说完,就再次正式介绍了郑晓宝。 大领导点点头:“晓宝年龄不大,但胆量和眼力都很好。说说看,你是怎么确认这幅作品的?” 郑晓宝谦辞几句后,再接着说:“除了了解傅先生笔墨的用法之外,还有个很简单识别他画作的方法,那就是他用纸很独特。” 旁听的人觉得有趣,听他娓娓道来。 大画家都对用纸的要求很高, 傅抱石自然也不例外。他前期使用的纸张品种很庞杂,但后期大多使用特别的“乾隆宣纸”、“乾隆皮纸”。这是想要假托他画作的人,不易找到的纸张。 另外的特点,毫无疑问是他个人独特的笔墨用法。干湿并重、色墨混用,都是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笔法特点。 听了郑晓宝的讲述,大领导兴致盎然:“晓宝怎么了解得这么多?” 何雨柱见郑晓宝说得精妙,虽然不能全部理解,但也知道他获得了大领导的认可。 “我这兄弟,本事大着呢!”何雨柱帮着夸口,“淘换旧物件儿很有眼力。” 郑晓宝只好重复一遍,只说是在老家跟人学的。到了京城后,又经常去逛旧物市场,再进步了一些。 知道他很谦虚,大领导也不再详细追问,只当他想要藏着点儿本事。 点点头,大领导说:“年轻人多学一点本事是好事。” 为人外粗内细的何雨柱,连忙接过话来说:“就是啊。您刚才跟我讲乐曲的那个什么命运,我觉得特别好。我自己说不出来,但是爱听。” “那就拿回去多听!”大领导心情很好。 “哈哈,我谢谢您了!”出于对老唱机以及那首乐曲的本能喜爱,何雨柱开心至极,“我也熏陶熏陶。” “还不够。”大领导摆手说。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