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章 心疼费达一秒钟-《人生回档2003》


    第(2/3)页

    像费达这种只靠着保守治疗为主,给病人输输液,做做牵引什么的,只是偶尔做几台简单的手术,根本就没有多少主刀的经验。

    而骨伤科医生想要把手术做得又快又漂亮,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诀窍,能有尽可能多的主刀机会是关键。

    很显然,费达并没有。

    所以,他根本不具备到外面闯荡的核心竞争力。

    想到这里,王宁不由得替费达心生惋惜。

    如果费达不是生在J县,如果薛氏中医院完全是公平竞争上岗的话,或许他的人生不会如此落魄,也不会如此郁郁不得志。

    特别是刚刚听到章龙说起,费达前不久还主动请缨,曾冲在抗疫一线。

    由此看来,他绝对是个有担当的好医生。

    王宁觉得,前世的自己确实有些误会他,一直觉得费达就是个自己没本事,只会背后发牢骚的“废物老油条”。

    “废物老油条”可不是王宁给取的,而是王宁实习报到第一天,恩师薛云给他们三个医生统一的“代称”。

    如今看来,薛云评价得并不准确。

    至少,不能把费达和李明德、何东两根赌棍相提并论。

    不仅如此,既然重生而来,王宁觉得自己应该为费达做点什么。

    其实也不光是为了费达,同时也是为了帮助恩师薛云。

    毕竟,骨伤病区的床位数量是恒定的。

    如果费达的病人增多一个,那么,相应的,薛云管床的病人就会少一个。

    此涨彼消,此消彼涨。

    费达的工作会变得忙碌起来,同时,也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薛云的工作时间减少了,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起来,同时,也能抽出时间陪伴家中娇妻,尽情享受小家庭带来的温馨。

    最最关键的是,薛云身上的担子减轻了,若干年后就不至于因过度劳累突发卒中了!

    想到这里,王宁不禁为自己一举两得的妙计叫好。

    可是,怎么能让费达的病人多起来呢?

    王宁不禁陷入了沉思。

    结合前世的记忆,王宁努力苦想计策。

    病人之所以点名选医生,往往由于这位医生在治疗某类疾病方面是权威,或者掌握了最先进的治疗技术。

    据王宁了解,J县薛氏中医院的骨伤科,虽然慕名而来的病人很多,但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普通的四肢骨折。

    也就是说,薛云最擅长的也仅限于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