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宁找了一次性口罩和帽子戴上,来到医生办公室对面的换药室。 打开铁皮柜的门,取出一个换药包。 和若干年后的一次性换药包不同,2003年医院使用的几乎都是反复消毒的换药包。 王宁拆开已经泛黄的包布,里面装有两个不锈钢弯盘,弯盘里放着两个镊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王宁还记得,第一次看见这种弯盘时候,立马让他想起老式带饭筒的盖子。 从外观上看,两者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一模一样。 无菌敷料和无菌棉球分别装在两个不锈钢储槽里,碘伏棉球则是装在不锈钢棉球缸内。 王宁在装有消毒液的镊子筒中先取出一把镊子,从储槽中夹出一块无菌敷料放在弯盘里,然后又在镊子筒里取了一把医用剪刀,将无菌敷料剪下一小条。 再将小条敷料放入棉球缸中浸透碘伏,放回到弯盘中。 然后,就往弯盘里继续夹放若干无菌敷料、碘伏棉球以及干棉球。 至此,换药前的准备工作圆满完成。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连着布包一起,端着这些物什前往需要换药的病床前。 毫无疑问,如果按照2021年的无菌操作要求,这种换药过程非常不规范。 因为在将这些所谓无菌换药用品送往病床的途中,必然会接触到空气中大量的病毒和细菌。 不过,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在条件还无法达到的时候,我们往往不得不接受现实的限制。 这就好比,很多很多年前,我们就知道吃鸡蛋对身体好。 可是,那个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又哪来的“闲钱”每天吃个鸡蛋呢? 王宁急步来到127床所在的病房,刚推开门,就发现有护士正在给127床的老奶奶打点滴。 更加令王宁惊奇的是,这位输液的护士竟然是贾梅。 护士长亲自给病人挂水,这还真是件稀罕事。 “咦,护士长,您在呢?”王宁边说边将换药物品暂时放在床边柜上。 贾梅闻声抬头一看,笑着说:“噢,小王你来啦,给老奶奶换药的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