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侯高门一庶子 (一)-《圣天子》


    第(2/3)页

    周文博挺直身体,头却向前斜倾了些:“劳烦阿母牵挂,孩儿已经全好了。这次落水,因冬日已近,桥面结冰,不慎滑落水中,请阿母责罚。”

    吕老太太却是往门口看了一眼,青娥红妆二人正垂手肃立,低头不语。知道文博与这两个侍女之间感情甚好,不愿她们受到惩罚。

    “以后可要注意安全,切不可再疏忽如此了。”既然文博已经好转,吕老太太也不愿意站出来做恶人。嘱托了一番后,一行人终于走出了这小小的西厢。

    掀开身上的厚重被褥,周文博正在回想着如何穿这古代衣服时,青娥红妆两女已经取来了绵袍、头巾和皮靴。

    看到这一幕,周文博只得长叹一声,按照记忆中的样子站好,待两女为他着衣。感受着少女纤细的手指在自己身上划过,心中无限的感慨:“这种**的日子,真好!”

    穿上了绵袍,簪好了发髻,带上了头巾,蹬上了皮靴,周文博迫不及待的要看看自己重获新生后的模样。细心的青娥已经取来了铜镜,捧至眼前。

    虽然远比不上后世的穿衣镜,但是镜面光洁,也能看清个七七八八。倒是应得一句资质风流、清秀儒雅,端得一幅好皮囊。

    就是只有刚刚超过一米七的身高,熟读古代历史的周文博知道这个身高已经超出了古代男人的平均身高,却仍有些失望。不过今年也还不足十六周岁,应该还能窜上一窜。

    周文博本来打算在赵国公府里好好转转,但是想到自己刚刚“大病初愈”,怕惹来担忧,于是决定去书房。

    书房被周文博起名做“听松居”,只因周围几颗劲松环绕,风吹过时飒飒作响而得名。

    推开房门,进入足有三十多平的书房,走过屏风后第一眼就看到了书架上堆满的书籍。“竹简三百捧,纸书八百卷。”也亏的是赵国公府才能在这赳赳武夫称雄的乱世搜罗来这么多的书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