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征讨南国首战捷-《圣天子》


    第(2/3)页

    萧云峰略一思索,也是紧紧皱起了眉头。

    “李景迁乃是陛下次子,而且英武不凡,颇得陛下看重。十六岁从军,十八岁入忠正军。然而前年忠正军节度使李怀忠酒后鞭打李景迁,景迁因此奄奄一息,虽然抗过了一段时间,可是在一年以后郁郁而终!如今陛下即位,追封为楚定王!”

    萧无亮见父亲已经想起来了此事,这才急促的说道:“如此一来,陛下如何能容得下李怀忠!李怀忠定然在我朝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然而偏偏此时北唐又有十万大军南下。李怀忠此人又地处寿州,正是淮河防线的枢纽。说句大不敬的话,孩儿若是在李怀忠的位置上,定然会献寿州给北唐,以换取活命的机会!”

    萧云峰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这可如何是好?若是李怀忠投敌,那我军的淮河防线岂不是毁于一旦?”

    萧云峰一拍大腿,懊恼道。

    “为今之计,当早早上表天子,请陛下速速遣大军以驻防名义前往淮河前线,趁机拿下李怀忠,这样才能防止大错发生啊!”

    萧无亮连忙说出了解决的办法。

    “就这么办!为父即刻拟军情禀告陛下!”萧云峰已经被自己的大儿子给劝动了,连忙开始了书写。

    “旭烈、云扬,昔日一别,距今已经有两载了!当真是时光荏苒啊!如今再见时,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

    徐州城外,周文博亲自出迎汴州宣武军节度使李旭烈和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诸葛羽。

    而许州忠武军节度使李慕唐已经早一日到了,现在也在迎接的队列中。

    “旭烈能有今日,全靠国公大人赏识和提拔。国公的大恩大德,末将没齿难忘!”李旭烈一拱手,诚恳的说道。

    “为主公效力,乃是为人臣的本分!”诸葛羽也淡淡的说道。

    周文博心中也是十分的高兴。

    他还是有识人之能的。

    被他信赖并且飞速提拔起来出镇地方,担任了节度使职务的李慕唐、诸葛羽和李旭烈三人,虽然已经称得上是一个**的军阀,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生出自立之心,而是仍然选择牢牢的团结在自己周围,跟随着自己共同战斗,这样就够了。

    “还是那句话,建功立业,就在此时!如今我军即将南征,若是一战而下南唐,那么我军定能获得极大的发展!”

    周文博鼓舞着大家的斗志。

    等到这三名节度使到达徐州之后,乳虎军的战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五万乳虎军随时都可以南下作战了。

    而这一天,武宁军节度使府的大堂中,乳虎军的各位高层军将难得的再次济济一堂,在主帅周文博的指挥下开起了最后一次战备会议。

    一副清晰而又巨大的地图挂在了了墙上,而周文博则拿着一根竹条做教鞭,向着下面整整齐齐坐着的一众下属解释道:“淮河之上,共有三处防御点,从西到东分别是寿州、濠州和泗州。而我军的重大利好消息就是,寿州的忠正军节度使李怀忠已经打算投降我军,为我军打开淮河防线的大门!这样一来,我军就能从寿州渡过淮河,然后长驱直入!因此我的计划是,由忠武军节度使李慕唐和宣武军节度使李旭烈二人,率所部从寿州南下,会同李怀忠的忠正军,一旦攻下寿州,就南下攻打庐州和滁州,务必击溃庐州的德胜军!而我则会同归德军节度使诸葛羽,从楚州和泗州打开局面,然后南下,进逼扬州!我军的第一阶段战斗目标,就是与李昪划江而治!江北的土地,我军务必全部拿在手中!”

    众军将纷纷领命。

    周文博看着下面一众斗志高昂的下属们,满意的点了点头。

    天成三年七月初八,五万乳虎军在徐州誓师南下,北唐讨伐南唐的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武宁军节度使府上,周文博一左一右将两名娇妻深情的揽入怀中,可谓是依依不舍。

    而这时的符凤真和李无忧二人也放下了所有的隔阂和成见,而是深情的给即将劳师远征的相公一份真诚的祝福。

    而一旁的青娥和小青姑娘则抱着周文博的三个孩子,周承业、周承宗和周明美。

    周文博终于送开了两名娇妻,又深情的跟三个孩子告别的吻了一遍,这才一转头大步跨出了府邸的大门。

    七月十一日,忠武军节度使李慕唐和宣武军节度使李旭烈二人所部已经经过宿州行到了寿州对岸的淮河北岸。

    而金宁远作为联络人,也一直跟着这支军队。

    “两位节度使大人,还是让下官先渡河吧!”周文博为了表彰金宁远的努力,已经赏给他了一个天策府外交部正七品参赞的小官。

    不过目前的天策府外交部还是个空壳子,由监察部部长梁振兼任着。

    眼看着金宁远一叶扁舟摇晃着过河而去,李慕唐和李旭烈二人也是命令将士们安营扎寨。

    若是寿州李怀忠果真投降,那自然是极好的;若是李怀忠不愿降,那自己等人就要考虑如何击破淮河防线的事了。

    不过李慕唐和李旭烈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太久,还没到日落,金宁远就返回了。

    远远的就看见金宁远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李慕唐就知道金宁远此行定然是一帆风顺。

    “两位节度使大人,下官幸不辱命。今夜李怀忠将清剿军中顽固愚忠者,然后向我大军请降!”

    这一夜中,在李慕唐和李旭烈两人亲眼所见之下,淮河南岸的寿州城中突然冒起了火光来,喊杀声和厮杀声似乎隔着一条淮河都能听到,不过持续了一个时辰之后,最终还是平静了下来。

    忠正军节度使李怀忠果真按照最初的约定,反了南唐,投入了赵国公周文博的麾下!

    第二日,大批的小船护卫着三艘楼船渡河而来,最前面那艘高达的楼船船首站着一人,白面微胖,然而气度非凡,此人正是李怀忠!

    而李慕唐和李旭烈二人也在金宁远的陪同下登上了这艘楼船。

    “不知赵国公大人可在?”李怀忠第一句话就先问道。

    “国公大人此刻正在泗州前线主持军务!本将乃是忠武军节度使李慕唐,见过将军!”

    李慕唐开口问道。

    而李旭烈也连忙问候。

    虽然没有见到赵国公周文博,但是见到了两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节度使,李怀忠也不算太失望,他喜笑颜开的招待着李慕唐两人,而这两万乳虎军也顺利的度过了淮河,进驻了寿州。

    寿州这边可谓是一刀一枪都没有动,不过泗州前线这里倒是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凤阳府志》云:“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虽平旷,而冈垄盘结,山水朝拱,风气凝翠,形胜之区也。”

    古泗州在夏商周时均为徐国。

    春秋时,徐国为吴国所灭,徐属吴国。越国灭吴后,徐又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后,徐属楚。秦属泗水郡,即建国以后的山东省泗水县。楚汉相争时徐属西楚。西汉王朝建立后,徐先属楚后属沛国,即建国以后的江苏沛县。

    东汉光武年初并入东海(今山东郯城),后为临淮郡,即今天的泗洪县临淮镇。汉明帝永平15年(公元72年)改为下邳国,治下邳,(建国以后的江苏邳州)。

    三国时亦为临淮,也属下邳。晋时,下邳属县,在淮南置临淮郡于盱眙,徐属临淮。

    后魏将徐县置南徐州,梁改东徐州,陈改安州,后周时改为泗州,自此,泗州得名。

    到了隋朝,隋将泗州改成徐城县,属下邳郡,后又复名泗州。

    唐至德年初,泗州隶属河南道,辖县六,即:临淮、涟水、徐城、下邳、宿迁、虹县(今泗县)。

    泗州城虽然地势低洼,夙称泽乡水国,但由于她水陆交通发达,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唐、宋时,皇家漕粮皆在此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此停泊。当时有诗赞道:“官舻客鳊满淮汴,车弛马骤无间时。”

    因此泗州可谓是淮河上的第一重镇,周文博要想南下,是必要先拿下泗州。

    周文博早就有南下之志,因此在入主徐州以后就开始了对水军的训练和船只的建造。

    周文博在宿迁建立了一个船坞,其中天策府和金百万各自投资一半。

    周文博对于船只的发展也有一定造诣,虽然限于人手和条件发展,一时间还无法造出来风帆战船,但是对于桨帆战船,周文博手中也有着划时代的技术。

    那就原本出现在宋朝的水密舱技术,经过这样的改造,军船的不沉性大大提高,就算是受创严重,也不会轻易沉入河底。

    而且周文博并不打算真正去用这些船只跟南唐水军对战,自己纵有再多军舰,毕竟在水手和水兵上先天不足,因此周文博在造船时只注重运输性能,因此在海州造的军舰中,大多数是车船。

    车船又称车轮船、轮桨船,行动十分便捷,可视作后来机械明轮船的先驱。而且这些车船可谓是如今这个时代船只当中的巨无霸,最大的长约一百一十米,装有二十四个车轮和六具“拍竿”,每船能够载士兵一千余人!

    而周文博则一口气造出了十条大车船!

    也就是一说,一次满载就能运送士兵万人!

    而这些车船的水手则是以金家原本负责运送、贩卖私盐的水手中选拔出来,再加上挑选一些渔夫和河海里面讨生活的人,这些人也就组成了周文博麾下的第一支水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