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四五十块银元,洪筠没觉得怎样,他包里还有一二百块。 而且他印象中,任家镇上过的似乎比较富裕,任老爷请九叔迁坟时,文才一开口是打算喊二的。 洪筠觉得九叔的身份,怎么也不至于就要两块大洋吧?应该是二十块才对。 这样算的话,迁坟一次二十块,他拜师怎么也得更有诚意点,五十块不算多。 只是洪筠没想到,自己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任家镇上的居民,生活条件是不错,但总体物价在这里摆着。 两块银元足够一家三口活一个月了,省吃俭用一些,甚至可以熬两三个月。 毕竟这年头,一块银元可以买四五十斤精细大米,不太精细的糙米能买一百来斤。 买那种跟一些杂粮之类掺和的,最低等的糊口粮,可以买将近二百斤。 这年代普通百姓,一个人每天也就一斤左右的量就算不错的生活了。 五十块银元的价值,可想而知,那是一笔普通人眼里无比巨大的财富。 “师父,您也说过,钱财只是身外之物,何必如此看重?” “您这义庄看起来斑驳陈旧,虽然您不在乎简陋与否,但外人却是要在乎的。” “更何况我们这里存放的那什么...房屋太破的话,万一有点什么闪失也不好,这些钱就算是徒弟给您修缮义庄的吧。” 洪筠也没想到,五十块银元,会让九叔反应这么大。 当他从九叔口中听到银元的价值,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想错了。 因此,快速找了个借口,算是把这件事搪塞了过去。 九叔听完他的话,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修道之人无所谓外物,但旁人却不同,尤其是这些客人在这里,的确容不得马虎。” 洪筠的提醒,让九叔蓦然警醒。 自己的义庄的确到了该修缮的时候了,否则的话,万一哪天出了纰漏,屋顶有了破洞,让月光透进来... 嘶... 想到这,九叔立刻对洪筠更加满意起来。 “这笔钱,就算是你捐给义庄的善款了。” 九叔一脸欣慰的看着洪筠,越看越满意,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自己的良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