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伦却笑道:“无妨,他们有什么条件尽管提,你只是一个传话的,又非你本意,我不答应就是了。” 朱仝点了点头,心里的疙瘩也渐渐散去。 “王头领,你为何就不能招安,以你现在的实力,若是想要招安,朝廷必定会非常重视的。”朱仝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听到这话,王伦又笑了笑道:“朱都头,你这样想。 比如你们郓城的衙门是朝廷,我是朝廷眼中的反贼。 要是朝廷这会儿想要招安我,就必须得给我优渥的条件。 待真招安了,衙门内的押司、都头,以及各种大小职位,必然得给我们让位。 届时,你们原来的人如何?” “可朝廷毕竟不比郓城衙门,可用的职位更多,也不见得会产生多大冲突。”朱仝道。 “问题就在这里,既然职位可以随便安排,就说明招不招安,对于朝廷而言,都没多大区别。 可对于我们而言,却要受制于人。 最为重要的是,宋廷的所求,与我们的所求不同。”王伦说到这里叹了叹又道。 “当即皇上的所求是维持他的统治。 各级官员的所求,是维系自身的权力以及利益,好让他们继续鱼肉百姓。 可梁山的所求,却是为生民立命。 因此我与他们注定永远无法一同共事。” 听闻这话,朱仝也知道,像王伦这种有理想的人,是不会轻易被利益蒙蔽眼睛的。 因此也更不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就向朝廷招安。 “我倒是有些期待,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朱仝感慨道。 “自然是人人如龙,中华的血液源远流长。 为官者能身行法治、公平,为民者能诚信、友善。”王伦笑道。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顾一切地拥簇在你身边。 这般胸怀天下的博爱,让人如何不折服。”朱仝感慨道。 “若是没有什么事情,你便早一些回去,也好让马当山的人,绝了这个念头。”王伦笑道。 朱仝点了点头,道:“好。” 就在他临走时,忽然停下脚步道:“对了,马当山的来人与我说,他们路过南京应天府(商丘)时,发现许多地方有都发生了瘟疫。 第(2/3)页